迭部林业局从建局以来,经历了开发建设、更新采伐到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三个阶段。在开发建设时期,林区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较多,对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相对较少;在更新采伐阶段,为了满足工作需求,则需要各类操作人员较多,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相对较少;在以上两个阶段,在技术人才的需求上主要以建设性人才为主,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后,林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有了较大的改变,同时在人才的素质方面有了较高的要求。
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林区对林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广泛性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后,大量林业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继续留在林区工作的人员,在除了完成他原有的技术岗位之外,还要完成其他岗位的工作,甚至根据技术接近程度,直接换岗、转岗,这就要求各类技术人员要在掌握其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对相关专业都要涉猎,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甚至掌握各类知识,以适应林业转型时期的需要。
二、熟练性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要求林业技术人员对所从事的业务有很高的熟练程度。首先在岗位竞争中要求从事某一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对此岗位所需的技术有很高的熟练程度,其次随着工作量的增大,要求业务人员对其从事的工作特别熟练,业务不熟练就不能保证工作按期完成,更不能保证工作质量。
三、精深性
对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其专业技术要求在广泛性和熟练性的基础上,还要求专业人员在部分专业知识在精度上和深度上有更大的突破。比如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要求对林业及自然保护区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方面则需要相对精、深的理解和应用,以适应自然保护区各项工作的需要。
四、知识的基础性
在当前,各方面人才都在追求技术的高、精、尖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比如在现代社会,每个在职人员都可能对电脑这一高科技的产品比较熟悉,而对计算器应用的基本知识却不重视,导致在野外作业时,或者遇到较大型的、在电脑上还没有找到较好的计算办法,需要计算器来完成的工作,不能及时完成的情况。当然现在的在职人员对EXCEL表格熟悉的非常多,但对其基础运算方面的知识知道的却并不多。疏不知,就是这些最基本的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一项工作完成的速度与质量。
五、技术的可运用程度
有了很好的技术,而不能自如地应用更是用人单位不可理解的,正如部分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却不懂得如何生存一样。人才的技术水平只有通过技术的应用表现出来,同时只有通过技术的应用才能使人才所拥有的技能转化经济价值,从而体现出人才的价值。因此不管从事什么专业的工作,要注重对技术的运用,使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在林业战线上发挥出更大能量,就应该从不断拓展知识面、常用专业知识的钻研与挖掘、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熟练应用方面入手。(综合设计队 宋占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