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迭部生态建设管护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林海艺苑
父亲的性格
发布日期2015-06-24 来源: 作者:

  家里有一幅“岁寒三友”松、竹、梅的画,是父亲在搬迁白云小区新居时特意从武威老家买来的。每每有客人到家里,总是对这幅画赞叹不已。说父亲这幅画买的好,大气。在我看来,父亲钟爱这幅画是原因的。松“四季长青”,梅“傲雪挺立”,竹“宁折不屈”。天寒地冻,花木凋零,只有松、竹、梅这三位益友欣欣向荣,一派生机。它们虽系不同属科,但却同在岁寒中生存,都有不畏严寒的高洁风格。这幅画有点像父亲的性格,倔强缄默,饱受艰辛而不肯低头。

  父亲22岁招工来到林业局,和众多参加林区工作的前辈们一样经历了林区由向森工采伐向营林管护的历史性转变。岁月辗转轮回,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从事过林场采伐工、林业森调员等多个工种的父亲在林区已兢兢业业工作了38个年头,而今到了即将退休的年龄。闲暇之余,喜欢坐下来听父亲讲述自己在林区工作的点点滴滴,回忆当年在采伐工段与工友们同甘共苦的创业往事以及当林业森调员时的难忘岁月,谈及工作中的苦与乐,父亲总是眉飞色舞,乐此不彼,还时不时的告诫我:“因为前辈们的艰辛付出和努力,才有了林区美好的今天,一定要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工作,要懂得生活,要学会感恩。”朴实的话语包含着厚重的分量。从父亲兴奋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对即将离开工作岗位的不舍之情,而这句话则成为了我成长历程中时刻牢记的座右铭。

  父亲常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无论是什么工作岗位,要干就要干好,从每一件看似平凡、细微的小事做起,不能投机取巧,更不能敷衍应付。对于这一点,我曾经受到了父亲严厉的批评,至今难以忘怀。那是1999年6月,我刚从学校毕业,正赶上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经济陷入“两危”境地,全员面临下岗分流。大势所趋,父亲成为了下岗职工队伍中的一员,每月仅有118元的下岗生活费。父亲的下岗对于我们这个仅靠他一人工资维持生活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我又在家待业。那段时间乌云笼罩着全家人,家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平日里爱言语、风趣幽默的父亲变得沉默不语。每天阴沉着脸,看上去十分烦躁,时不时就冲母亲发火,母亲只有一个劲的抹眼泪。“选个三年制的中专吧,学费少还能早一点参加林区工作”拿着就业派遣通知单想起刚上中专时父亲对我说过的话,眼泪不由自主就流了下来,一时间失意和沮丧包围着我,对于未来我迷茫了。尽管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但父亲对我的工作仍然抱有一丝希望。每天四处奔波,想办法,一次又一次找局领导和主管科室负责人咨询就业情况,早出晚归,几经周折,7月中旬我终于拿到了局劳动人事科的干部介绍信,被分配到安子沟林场营林对队。那一刻父亲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也是万分激动和欣喜。报到的第一天,父亲一大早就为我准备好了除草工具骑车送我到了营林队,告诉我“孩子,你有工作了,要珍惜,好好干。”三个月后父亲也通过了单位组织的竞争上岗考试,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和笑语。接下来的日子打竹帘子、春播、移床、除草、打药、土壤改良、冬灌等一系类育苗生产劳动成为了我工作的全部,周而复始,反反复复,重复的劳作让我在困惑的同时也产生了懈怠和厌倦的情绪。终于有一天,我因害怕吃苦而平生第一次欺骗了父亲。记得那一年春季,正值营林队最忙碌的时期,由于育苗工作季节性强,队长要求我们在一周内完成10亩移床任务。春播、移床可是营林队最苦、最累的活。为了逃避移床,我每天照常按时出门、回家却并没有去上班而是瞒着父亲去和朋友聚会。想着移床结束再去上班,还暗暗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纸终究包不住火,我的这种行为最终被父亲发现了,那天中午,一进门父亲就问我“你下班了?”毕竟心里有鬼我不敢正视父亲,只是“嗯”了一声就赶紧进屋了,生怕父亲继续问会露出破绽,哪知父亲也紧跟着我进了屋,对我说“今天我在街上碰见你们队长了,说这两天移床要求带饭,中午不回家,我正准备去给你送饭,你怎么就回来了”听了这些话,我惭愧的低下了头,支支吾吾的告诉了父亲真相。父亲火了:“吃点苦算什么,你就不是我的女儿,你太让我失望了“转身摔门出去了。那一整天我都忐忑不安,觉得愧对父亲。晚上我主动向父亲道了歉,父亲原谅了我,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在林区上班,这样的锻炼和考验是必需的,没有恒心,不能坚持什么事都干不成。你不肯吃苦,选择逃避永远都不会进步”。那一瞬间我是多么的后悔和自责啊,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此的错误。

  父亲酷爱读书、看报,还喜欢在笔记本上摘录一些名人格言,经典文章、感悟人生的精彩语录。“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是父亲教导我们的至理名言。特别是在学习上父亲对我和弟弟要求很严,从不含糊。省吃俭用给我们买学习资料,订学习报刊和杂志,而他自己一有空就陪我和弟弟看书、学习。文化程度不高的父亲硬是凭着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在单位成了宣传板报的主办人,也成了我和弟弟小学、初中时期的作文指导老师。

  父亲教育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不要贪图小便宜。曾经有一次和父亲到油坊打油,店里人多。店主忘记我们买了新油桶只给我们算了油钱。走在回家的路上,父亲总觉得油钱不合适。当时我们都不以为然,说可能店主忘了,已经走了这么远了,下次再给也不迟,可父亲执意不肯,硬是返回油坊,给店主补上油桶钱,这才提着两桶油乐呵呵的回家了。

  父亲一直希望我能够当一名文秘工作者,了结他多年的夙愿。鼓励我报考了高等教育专科自学考试,说以后有机会了还要拿笔杆子呢。父亲的话说的在理,有梦想就一定会有希望。2002年我的工作有了新的转机。那一年迭部林业局成立了经济民警大队,并确定面向全局公开招录一批经济民警,其中女经济民警的名额有六个。当时在营林队工作的我听到消息后赶快把这个喜讯告诉了父亲。带着父亲满满的期待,我参加了局里组织的面试和笔试,顺利的考上了经济民警,成为了安子沟林场经警三中队的一名内勤,真正拿上了笔杆子。

  性格倔强的父亲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从不向命运低头。弟弟上大学的日子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昂贵的大学学费让从未开过馆子的母亲卖起了“羊杂碎”。父亲的工作量也因此而加大了。白天上班,下班后除了干家务活外还要帮母亲清洗“羊杂碎”。依稀记得那一年父亲患上了腰肌劳损,腰疼的厉害。面对母亲的愁眉苦脸,父亲开导她说“没事的,不用担心,扎几天干针就好了”。寒冷的冬天里,父亲每天天蒙蒙亮背着煮好的“羊杂碎”送母亲到小店铺,晚上还要独自用刺骨的冷水清洗一付付“羊杂碎”,有时甚至洗到凌晨一、两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的手冻裂了,鼻子也患上了鼻窦炎,却从没有喊过一声累,叫过一声苦,硬是咬紧牙关撑了下来。父亲的苦是我们怎么也体会不到的,每个周末我从场里回到家里,看到的都是父亲沉重而疲惫的身影,父亲就是这样不论生活如何困顿,他总能找到自己快乐的逻辑和坚强的理由。

  弟弟大学毕业后在陕西参加了工作,林区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整齐美观的住宅楼,规划一新的白云小区,处处彰显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环境改善了,林区更美了,我们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依托国家棚户区改造的惠民政策,父亲也喜迁新居,从阴暗潮湿的棚户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新居是父亲亲自规划和装修的。因为喜书画,父亲还刻意将小卧室装扮成“书房”。平日里只要一有空就会在在自己布置的“书房”大显身手,画干枝梅、练毛笔字。每一幅画和字完成,父亲总要叫上我给他评价一番,大有一种功成名就的感觉。坐着新沙发,看着大彩电,享受着今天来之不易的好日子,父亲乐了,打心底里乐了,我知道他梦寐以求的期盼在今天终于实现了。

  敬重和钦佩父亲,是父亲让我明白了怎样生活,是父亲让我懂得到“坚强”二字的真正含义,是父亲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会了我做人、处事、生活、学习……(张文娟)

主办单位:甘肃省迭部生态建设管护中心 承办单位:甘肃省迭部生态建设管护中心
地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电尕镇白云新村 邮政编码:747403 技术支持:甘肃立方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陇ICP备1400145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3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