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材,不妨做一颗小草为青春献上一丝新绿;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是一条小溪为孕育我们的土地捧上甘露;不能成为天之娇子,何不传承林业人爱岗敬业的精神为祖国的林业发展默默地奉献呢?
2009年我结束了大学生活,怀揣着青春的梦想,翻开了我人生路上新的一页,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迭部林业局报到。也许是天气的影响,我没有参加工作的喜悦,相反,映入眼中的景象,更让我感到失落。办公楼破旧不说,残破的房屋不及农村的住房,喧闹而又泥泞的街道与大城市更无法相比,难道大学毕业还是要回到这样贫苦的地方吗?工作不久,我们一组十几个人去林场进行森林资源设计调查,林场情况更差,好多地方行车困难,只能靠双腿走。设计队搞调查,流动性大,作业环境恶劣,夏天要战高温斗酷暑,还要防毒蚊、毒蜂、毒蛇等的突然袭击;白天爬山调查数据,晚上还要加班整理当天的资料,准备第二天的工作。为了调查的准确性,穿越高山峻岭、出入荆棘灌丛也要到达目的地进行小班调查。每天至少要调查好几个林班,才能按计划完成调查任务。艰苦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几乎让刚从学校毕业的我吃不消。
记得有一次,我们正在山上打样地,负责带队的领导看见对面山头上飘过来一片乌云,就急忙要求我们抓紧收尾。我们将全部的图纸、资料、设备仪器和工具抱在怀里,往山下赶,结果大家才走了一半的路,乌云就压到我们头上,雷声夹着冰雹就砸了下来,我们一个个都成了落汤鸡。等跑到停车的地方,一点人数,缺一个,领导和一位老队员冒雨返回去找,直到雨停了才找到。晚上在住地开会,就当天的工作和安全进行了总结,领导要求我们在搞调查的时候不仅要会干工作,还要会看天气,更要注意安全,在工作上齐心协力、配合要默契,生活上互相照应,避免单独行动。因为林区有些路段非常危险,进行中还要互相呼喊着,这样既可以方便联络,也可以驱逐附近的野生动物,避免受到伤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任务。这件事的发生对本来心神未定的我来说无疑是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寂寞、枯燥、劳累不断涌上心头,真后悔当初来林区工作。
当我的情绪发生变化时,队领导看到眼里,记在心上,于是他们经常找我谈心,鼓励我勤奋工作,还给我讲了许多林业职工的故事,让我知道了一个个为林业事业献出了青春又献出了子孙的前辈们和正在林业战线上默默无闻工作着的前辈,也知道了他们当年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开发大西北,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离开家乡,离开养育他们的父母,不远万里来到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地方,用双手搭建出居住用的窝棚,用滑道窜出祖国需要的木材,用满腔的热血换来林业今天的辉煌,然而他们依然默默无闻,甚至有的永远长眠在这片土地。他们没有得到多少,但失去了很多,失去了床前敬孝的机会,也失去了教育儿女的时光。亲人不理解,旁人也不理解,然而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默默奉献,正是他们的力量传承了林业人的奉献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撑起了这一片蓝天,播下了这一片绿色。
工作的7年多的时间里我学到了许多的专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也继承了前辈传下来沉甸甸的接力棒。在领导、同事的帮助和前辈们的精神鼓励下,用我的专业知识和坚强的意志,完成了设计队正常的各项调查设计任务和一个个大型的调查设计任务。与同事们一起经历了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外业工作,也尝过了啃干馍,喝山涧水的生活,也经历过连续加班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的煎熬,更经历了右手骨折期间,用左手使用鼠标的痛苦。同时也使我下定决心,要像前辈们一样,热爱林业,献身林业,为这片绿色做出自己的应做的贡献。
我选择了林业,林业也选择了我,我的身影在一山一水间穿梭,我的生命在泪水汗水中成长。美丽的日子就在这分分秒秒的播种绿色中悄然流逝;如诗的青春就在这年年月月的白龙江岸上尽情飞扬!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的事业是常青的。让我的生命在青山上中延续,让我的价值在绿树上体现,让我的青春在奉献中挥洒。(综合设计队 汝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