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当它在生命将尽之时,便会集香木而自焚。以火焰作养料,在烈火中亦舞亦蹈燃烧殆尽,终又在灰烬中获得重生。
在省城兰州,有一座凤凰台森林公园,像块绿宝石镶嵌在金城的北面。盛夏季节,漫步在这葱茏茂密的林间小道上,满眼都是浓郁的绿色,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息扑面而来,弥漫着清新、温润的味道。公园四周的亭台楼榭、碑刻雕塑、飞瀑流泉错落有致地散落其中。登高望远,金城美景尽收眼底,舒展臂膀,恍惚间身处世外桃源一般,惬意极了。
在凤凰台森林公园的入口处,镌刻着七八米长的石刻碑文。细想一下,这里有着怎样的一番凤凰涅磐、浴火重生般的传奇呢。
路在何方
1998年秋,白龙江林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率先在全省停止天然林采伐,启动实施国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迭部林业局作为排头兵,首当其冲。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林区失去了往日的喧闹繁忙,寂静了许多。可伴随而来的却是资金链断裂,全局陷入人往哪里去、钱从何处来的窘境。
作为迭部林业局兰州南北山林业实验总场,更是倍受煎熬。以前木头卖了就有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总场既没有列入天保工程实施范畴,又没有兰州南北两山开发建设的政策扶持,职工工资没了着落。出路在哪里?百十名干部职工议论纷纷,人心浮动。
怎么办?这个家怎么当?总场一班人苦苦思索着。
维持现状,还是谋求发展?如果不发展,就会落后,就会被历史淘汰。只有干,才会有出路。必须从现在抓起,从总场的每位班子成员自身做起;必须转变观念,盘活资产,自食其力。
2003年,总场果断提出了“化整为零、分散突围、经费包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创收、自谋发展”的工作方针。
单位穷困,但精神不能垮。总场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加强政策学习的同时,广泛开展各项文体活动。职工们经常能看到总场领导与他们一起扭着秧歌,跳起锅庄。起初有人不理解,肚子都填不饱,跳舞能变出钱来哪。
在困惑、埋怨声中,职工们慢慢地从领导的言行举止中看到了从容与坚强,心绪渐渐稳定了下来。以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了,献言献策的多了,关心单位发展的人逐渐多了。
重复简单的娱乐活动,竟然产生出强大的凝聚力。人心齐、泰山移,更加坚定了总场一班人前行的步伐。
他们将目光瞄准了眼前一座座荒芜的大山。林业人干别的可能不行,干老本行是咱们的强项。
自强不息
钱是硬通货,没钱想办成事,困难不言而喻。但总场班子成员坚守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带领着干部职工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2003年春,凤凰台森林公园的筹建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班子成员忙前跑后,抓紧公园的申报、规划和设计工作。通过不懈努力,当年7月,凤凰台省级森林公园的批文下来了。
欣喜之余,总场一班人也在着急发愁。公园基础设施需要大批的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
他们一咬牙,干什么事没有风险,做领导的不敢担当才叫失职。
又是艰难漫长的一场场战役,东奔西跑,到处求人。看尽了脸色,听惯了怪话,他们还得陪着笑脸迎来送往;人瘦了,皮肤晒黑了,深夜回家倒床便睡。
一路化缘般的日子,职工们看在眼里,疼在心头。有的职工将准备给孩子结婚买房的钱拿了出来,有的将孩子的学费也拿了出来。
一点一滴,就这样,通过多渠道融资,总场筹措到1500多万元资金,确保了公园建设的稳步推进。
10年后的今天,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片崭新的天地。公园内有序排列着凤凰涅磐碑刻、敢问路在何方浮雕、愚公牛、四大神兽、滴水观音、双象石雕、愚公移山飞天壁画、天下第一长联石刻、仿古城墙等独特景点,并且形成了“四庄三园两中心一广场一区(“四庄”即凤舞山庄、凤鸣山庄、凤首山庄、垂钓山庄;“三园”即生态园、杏花园、凤栖园;“两中心”即接待中心、运动中心;“一广场”即凤凰广场;“一区”即服务区)的公园格局。每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旅游。
说到这里,迭部林业局副局长、兰州南北山林业实验总场场长王文颇有感慨,语重心长地说,我发自内心地向全场干部职工说声谢谢,谢谢,再谢谢!
绿色情结
作为兰州200家荒山绿化承包单位之一的兰州南北山林业实验总场,几十年来一直在城市的尽头播种着绿的希望。
兰州南北两山造林困难程度远远大于林区,全年干旱少雨,立地条件差,导致成活率不高。
为了打造出凤凰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生态园林景观,近年来总场发动全场职工参与春季造林大会战。
副场长王文新指着照片介绍说,去年3月份的大会战,给他的影响最深。由于北山的土质是失陷性黄土,为了土壤改良,每个树坑需要挖出八十公分宽、一米深的槽,蹲在坑里铺上地膜,填上30公分厚的腐殖土,再倒入20公分的牛(羊)粪,最后再盖上一层土。总场领导带领男女老少奋战在黄土山坡上,每个人浑身上下除了眼睛,都是土。
“中午吃饭时,看到王文副局长将盛酿皮的塑料袋一头挂在树梢上,一头用筷子夹着吃。”王文新比划着说。
男人们背负着六七十斤重的道牙,一步步地沿着山坡背到指定地点,一个来回就是3公里。年过半百的总场党委书记苗国荣也在其中。女人们则用背篼背上牛粪、羊粪不停穿梭在黄土坡上。
去年4月底范文娣有病休息,但她每天打电话要求上山,觉得自己不干活怪不好意思,可就在党员示范林干活时中暑晕倒了。
范文娣在一旁站着,有点慌,小声说,记我干嘛呀。
总场干部职工过生日的纪念方式有些特别,是和种树有关。每年过生日,自己买5颗80公分以上的树苗,栽在生日林中。2010年种下的是黄刺玫。
每周的星期二和星期五,是总场的劳动日,按王文新的讲法,叫雷打不动。每个人都需上山浇水、除草、修树窝、清理死树。
由于鼠窝、兔窝多,土壤不保墒,水浇多了会漏掉,浇少了只湿个表层。既便是活了20年的树,也会因为干旱而死。讲到这里,有人冒出一句话:在这里,种颗树比养个娃还难!
在这个比养个娃还要难的地方,他们坚持了25年。
王文说,绿色是永恒的主题。凤凰台森林公园建设离不开绿色的衬托,作为北山人,有着一种使命感。
25年中,兰州总场投入绿化建设资金3000万元,建成三级绿化上水泵站,修建蓄水池30座,铺设上水管线4.8万米,造林绿化4002亩,连续多年受到兰州市政府的表彰奖励。
愚公移山
在造林绿化的同时,兰州总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积极申报推山造地项目,在2007年省林业厅批准推山项目后的几年间,他们演绎出一段现实版的愚公移山的故事。
没有先知先觉者,无法预料结果。
想前人不敢想、不敢干的事,无疑是有着风险的。
公园建设初期,就遇到林界纠纷问题,施工人员被打伤。
……
种种困难面前,并没有动摇总场一班人想干事的决心。5年后,500亩广阔、平坦的山地显现在人们面前。其中的292亩土地被政府征用,35亩用于中村花园的开发建设,实现土地收入7400万元,利润4000万元。
凤凰精神
抖落一身风尘,一路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但总场一班子人却清晰地道出了他们认为的“凤凰精神”,那就是在困境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辉煌。
把凤凰台森林公园打造成白龙江林区在兰州转产开发项目的精品。这句话,是管理局领导寄予总场一班人新的期望。
展望未来,王文充满信心。他说,要不断创新和超越,努力打造各项功能齐全、服务管理一流、文化底蕴深厚、传播绿色文明的高品位、高规格的旅游品牌,跻身于省内森林公园的一流行列。
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王文对此有着自己的解读,一个为单位、为社会着想的人,是能够担当得起大义的人,一个精诚团结的班子,一定会大有作为。
(赵宏 牛海元/文 邱成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