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迭部生态建设管护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产业开发
勤劳捧得聚宝盆--电尕林场积极发展林下产业
发布日期2015-12-17 来源: 作者:

  地处迭部县城的电尕林场,辖区海拔2200—4811米之间,相对高差1000—2300米,平均坡度为35—40度。年平均气温6.7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9.8度,最高气温33.8度,平均降水量634.6毫米,无霜期130天。辖区哇巴沟气候宜人,温度适中,阳光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加之地势优越、交通便利,对于发展林下产品、开展种、养殖工作,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回首过去,我们突出实干、争创效益

  2014年6月,林场在上级“立足林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林区产业开发工作稳步发展”的精神号召下,林场本着着眼于发展,提高林场职工群众收入,促进林场产业开发工作不断做强、做大的前提下,反复论证、调查,经过场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讨论、决定,申请立项了种植花菇、平菇及山野菜加工等项目。

 

  立项之初,林场产业开发工作规模仅限于森林旅游和铺面出租两个板块,年完成任务8.0万元,利润5.8万元,且规模很小,局限性大。种植花菇、平菇项目虽经上级批准立项,但也面临着“一无发展建设资金;二无种植技术专业人员;三无生产、销售经验;四无市场发展铺垫”的种种难题,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林场针对这些问题,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研讨工作会议,发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作用,采取研究办法解决以上难题:首先,林场领导带头垫支建设资金,在收购山野菜产品过程中,充分利用林场多年积累起的人脉、人气,采取“先收购产品,后加工销售支付贷款”的方式,共垫付、筹措资金73008.16元,解决了资金缺乏的困难,使林场种植、山野菜加工项目得以有效运转;其次为了培养种植技术专业人员,林场抽调2名既有责任心、又有一定理论基础且勤奋好学的同志前往陕西略阳、康县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学习培训,掌握花菇、平菇的生产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缺乏技术人员的难题;第三是充分调动林场广大职工生产建设积极性,利用工作闲暇时间组织职工义务献工166个,修建简易磨菇种植大棚1个,平菇培育房3个,制作平菇菌棒1100个,促进了种植项目的建设,为种植项目的生产、运营提供了人力保障;第四,从陕西略阳、甘肃康县购进烘干机1台,手动液压雾器1台,建成高温灶1处,投放平菇菌棒1100个,花菇菌棒2000个,从根本解决了项目生产的规模要求;第五,设计开发网上销售平台,建立了以迭部林业局“腊子口”为销售品牌的网店并拓展了5个干货销售品种;第六,通过跑市场来拓展销售渠道,在宾馆、超市、商店建立起6个销售点,同时积极联系各大饭店供应花菇及平菇等鲜活产品的销售;第七,在山野菜收购过程中重点收购职工利用巡山,闲暇时采摘的山野货,采取“按市场价先行收购、加工销售后付款”方式,一方面减轻了林场缺乏资金的压力,另一方面有效地增加了一线职工的收入,从而调动了职工生产、工作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种植项目面临的各种困难,本着管控流程严抓生产质量的宗旨,制定并出台了“林场产业开发种植项目管理办法”、“种植、养殖中心管理办法”、“各项管理岗位责任制”等一系列相关文件。经过半年的试种试销、林场花菇种植生产1278.8斤,平菇728.4斤,销售花菇、平菇鲜活产品1641.2斤,花菇烘干73.6斤,加之山野菜加工销售,当年实现产值81260.5元,当年收回生产建设成本,实现利润8000元。

  根据2014年林场种植山野菜的销售统计,县城附近餐饮业对林场生产的花菇评价好,认知度高,且需求量大,加之近几年随着迭部县旅游业的升温,大大刺激了迭部县旅游产品和餐饮业,尤为突出的是绿色、环保、野生的林下产品。面对广袤的市场前景,林场特别召开党、政、工联席会议,确定了2015年林场产业“加大投入力度,扩大种、养殖规模、扩大山野菜加工品种,拓展销售渠道”等工作重点。根据市场调查分析,取消原有的平菇种植项目,增加了养殖项目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新抽调6名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林场通过多种办法自筹、拆借资金38.3万元。为防止地块的流失、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林场在哇巴沟种苗中心圈地4800平方米,修建活动板房鸡舍253平方米,花菇生产钢架式大棚占地面积252平方米,“电尕林场种、养殖中心”仅仅三个月就就地落户并初具生产规模。

  建设花菇生产大棚时正值迭部县高温天气,骄阳似火,为了抢抓建设进度,场长李长海带领职工们头顶烈日、汗流浃背、不辞劳苦,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克服各种技术难关,利用简易的工具,苦干了二十多天,将种植大棚按照建设设计要求,在菌棒运来之前顺利建成。花菇菌棒运来当天,正值星期六,但林场参与劳动的同志仍然全部投入到劳动当中,在搬运过程中天降暴雨,但为了不影响搬运进度,防止运输过程中菌棒温度过高又骤然经暴雨的降温冷却,从而造成菌棒菌丝的损坏,他们冒着倾盆大雨,拖着淋湿又疲惫的身体坚持了2个多小时,终于将10000根蘑菇菌棒整齐地码放在钢架上。

  养殖中心的几名工作人员细心地为每一只鸡仔喷洒药物,整整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完成了对1000只鸡的消虫防疫工作,许多同志的手臂上由于接触药物,受到虱虫叮咬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敏反应,但他们没有怨言,仍然坚持工作。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奉献精神让笔者打心底感动与自豪!有如此坚强的职工集体作为后盾,我们的工作还有什么不能完成的!

  

立足今日,我们胸有成竹,信心百倍

  截止2015年8月,林场种养殖中心已投入生产,圈养蛋鸡1000只,土鸡455只,鹅40只,贵妃鸡100只,蘑菇种植大棚投放花菇菌棒10000根,收购山野菜及其它林下产品75725.50元。目前蛋鸡正处于产蛋高峰期,日产鲜蛋120斤;贵妃鸡和土鸡开始出栏;花菇于从10月初开始产菇。

  生产已然规模化,产品销售的渠道亟待拓展,林场现已拥有6个销售点、1个销售网站,并投资6万元在林场办公楼下门市建立了销售窗口——腊子口山珍坊,于8月21日正式揭牌运营。迭部县商务局将该销售窗口列为迭部县电子商务重点扶持项目。腊子口山珍坊目前销售有木耳、蘑菇、羊肚菌、虫草、蕨菜、蜂蜜、花椒、蕨麻、灵芝、珠类、根雕等11个品种、24个类别的“腊子口”牌产品,截止11月初林场已实现销售16万元。全年可望实现产品销售产值25万元。

  

展望未来,我们引吭高歌,一路欢笑

  “萌芽初显绿,成林方为春”,林场将以“突出林区特色,突出实干精神,突出增长目标,获取更大利润”为今后工作努力方向,制订长远规划,以现有规模为基础,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运营管理,克服和战胜各种困难,积极探索和积累生产经验,完善销售渠道,力争在2016年使林场产业开发产值有大幅度增长。充分发挥林场地域优势,力争借助迭部县电子商务重点项目扶持力度,把“腊子口山珍坊”建设成为迭部林业局发展林下产品经济的窗口,为推动全局乃至全林区的整体工作做出更好的贡献,成为林区发展林下产品、实现经济增长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付爱民)

主办单位:甘肃省迭部生态建设管护中心 承办单位:甘肃省迭部生态建设管护中心
地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电尕镇白云新村 邮政编码:747403 技术支持:甘肃立方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陇ICP备1400145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3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