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甘肃白龙江插岗梁
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乡土树种油松
容器苗培育项目
实
施
方
案
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
甘肃亿人益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2024年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乡土树种油松容器苗培育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何世刚 插岗梁管护中心主任
副组长:张建明 插岗梁管护中心副主任
成 员:高乖民 插岗梁管护中心党委常委、铁坝保护站站长
王新泉 插岗梁管护中心造林科科长兼林检站站长
周 勇 插岗梁管护中心规财科科长
罗清平 插岗梁管护中心资源科副科长
豆兴远 插岗梁管护中心林检站负责人
马辉东 插岗梁管护中心茶岗保护站站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管护中心造林科,王新泉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2024年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乡土树种油松容器苗培育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实施单位: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
方案设计单位: 甘肃亿人益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何世刚
技术负责人:刘 虎
编 制 人员:吴应龙 王新泉 豆兴远
审 核:张建明
编 制 时间:2023年12月
目 录
前 言1
1 项目概要2
1.1项目名称2
1.2项目性质2
1.3项目监督单位2
1.4组织实施单位2
1.5项目实施单位2
1.6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2
1.7项目实施地点2
1.8项目任务3
1.9项目资金3
1.10资金来源3
1.11项目实施期限3
2 国有苗圃基本情况3
2.1苗圃地理位置4
2.2地形地貌4
2.3气候特征4
2.4水源4
2.5土壤条件5
2.6标准化苗圃建设6
2.7承担项目任务苗圃所具备的条件6
3 方案编制的原则和依据7
3.1指导思想7
3.2编制原则8
3.3编制依据8
4 项目规模及进度9
4.1 项目规模9
4.2 项目进度9
4.3培育流程10
5 油松容器苗培育技术11
5.1 苗木来源11
5.2育苗容器选择11
5.3苗圃地选择11
5.4整地11
5.5做床12
5.6营养土配置12
5.7苗木选择12
5.8苗木起运12
5.9装填营养土、苗木13
5.10容器摆放13
5.11田间管理13
5.12作业要求15
6 资金来源与投入概算15
6.1材料物资购置费16
6.2人工费16
6.3其它费用17
7 项目任务分解17
7.1茶岗保护站任务18
7.2铁坝保护站任务18
8 项目目标................................................. 19
8.1数量指标19
8.2质量指标19
8.3时效指标19
8.4社会效益19
8.5生态效益19
8.6可持续影响19
8.7社会满意度19
9 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20
9.1项目的实施组织20
9.2管理措施及验收20
9.3建立容器育苗管理档案21
10 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措施.................................... 21
11 附章.................................................... 21
前 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精神,加强过渡期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1〕19号)、《甘肃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甘财扶贫〔2021〕4号)、《甘肃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4 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甘财振兴〔2023〕28号)、《关于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意见》(甘林发〔2022〕67 号)、《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任务计划的通知》(甘林规函〔2023〕717号)和白龙江林业保护中心(白林规字〔2023〕190 号)等有关规定要求,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效应,全面推进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天保工程成果,结合插岗梁管护中心实际,制定本方案。
2024年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乡土树种容器苗培育项目实施方案
1 项目概要
1.1项目名称
2024年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乡土树种油松容器苗培育项目
1.2项目性质
苗木培育
1.3项目监督单位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
1.4组织实施单位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保护中心
1.5项目实施单位
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
1.6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
何世刚
1.7项目实施地点
插岗梁管护中心茶岗、铁坝保护站苗圃
1.8项目任务
利用容器育苗技术培育油松苗木80万株
1.9项目资金
项目总投资88万元(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5万元,单位自筹3万元)其中:物资材料费40万元、人工费及田间管理费45万元;工程其它费3万元为自筹资金,包括方案编制费2万元,项目审计费0.5万元,财务结算0.5万元。
1.10资金来源
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单位自筹。
1.11项目实施期限
2024年1月~12月
2 国有苗圃基本情况
2.1苗圃地理位置
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原舟曲林业局)国有苗圃隶属甘肃省白龙江林业保护中心,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洲境内,地理坐标为东径103°57′05″~142°42′05″,北纬33°13′10″~34°10′00″,东临武都,西临迭部,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带状林区。苗圃基地涉及舟曲县境内的武坪、茶岗、铁坝、憨班等乡境内。
2.2地形地貌
苗圃地处岷山山脉东麓高山峡谷区,属中山深切割地貌类型。南高北低,由河滩沟系构成,山势陡峻河谷狭窄,育苗区地势梯田苗圃,平均海拔高度2300m。
2.3气候特征
该区域受蒙古高压气团和海洋副高气流的往返运动的影响,大部分高海拔林区呈现春季干燥多风,夏季凉爽潮润,秋季潮湿多雨,冬季寒冷多雪的温带高寒旱季显著湿润区气候。根据舟曲县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3.0℃~4.3℃,最冷月平均气温(1月) ~2.2℃、最热月平均气温(7月)28.9℃。全年无霜期245~96.7天左右。年均降水量435.8~951.0毫米,多集中在7~9月份,年均蒸发量1972.5~918.8毫米。空气相对湿度在59%~82%之间。年均日照时数1766.3~1398.4小时,日照率40~32%。
2.4水源
发源于西倾山的白龙江干流(系长江水系属嘉陵江支流)经本林区部分地段。境内有发源于本林区沙滩、茶岗、铁坝等境内的支流拱坝河,全长88.5千米,总落差1710米,流入白龙江处平均径流量为10.12立方米/秒,年径流量为5.33亿立方米(均为该林区自产水量)。苗圃地依河而建,苗圃内修建有排灌水渠,水质符合灌溉标准要求,能够满足育苗所需水源。
2.5土壤条件
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属西南高山峡谷区区域内。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土层厚度不一,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土壤。海拔1500米或1800米以下河谷冲积地为新积土(潮土);海拔1500~2800米为褐土带,阳坡为粟钙土;海拔2800~3500米为棕壤带;海拔3500~3800米局部为暗棕壤;海拔3600~4200米为高山灌丛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土层普遍脊薄,大部分地带土层厚度为15~20厘米左右。中切割和深切割中、高山阳坡相当一部分土层不足15厘米,还有一部分岩石或砾石裸露,土壤肥力较低或很低。浅切割的中、高山地带土层较厚,一般大于30厘米,土壤肥力较高,有利于林木生长。沙滩、茶岗保护站苗圃育苗区平均海拔2300m,土壤主要以森林腐殖土和沙壤土为主,呈中性偏酸。梯田平坦,土层厚度30cm50cm,团粒结构良好。
插岗梁管护中心苗圃一览表
单位 | 苗圃名称 | 建圃时间 (年) | 苗圃面积 (亩) | 备注 |
沙滩保护站 | 沙滩苗圃 | 1963 | 158.2 | 沙 滩 |
茶岗保护站 | 茶岗苗圃 | 1965 | 69.5 | 马峽沟 |
铁坝保护站 | 铁坝苗圃 | 1964 | 61.8 | 茶平沟 |
憨班保护站 | 憨班苗圃 | 1968 | 61.4 | 黑峪沟 |
插岗梁管护中心 |
|
| 350.9 |
|
2.6 标准化苗圃建设
插岗梁管护中心是国有苗圃建设较早的森工企业苗圃,也是全省重点国有林区苗圃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管护中心现有国有苗圃4个,即沙滩苗圃、茶岗苗圃、铁坝苗圃、憨班铺苗圃,其中沙滩、茶岗苗圃是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所育的苗木品种有油松、冷杉、落叶松、油松、红桦、柠条、刺槐、沙棘、紫穗槐等。管护中心每年出圃优质苗木450万株,苗木合格率达95%以上,年存苗量达2000万株以上,本中心生产的苗木不仅满足了本林区生态公益林建设对苗木的需要,还为地方退耕还林工程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优质的苗木。
2.7 承担项目任务苗圃所具备的条件
茶岗保护站苗圃始建于1967年,铁坝保护站苗圃始建于1963年,曾隶属原甘肃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舟曲林业局。2019年3月国有林场改制后,现苗圃隶属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相关组织机构健全。茶岗保护站苗圃现有生产用地面积69.5亩,铁坝保护站苗圃现有生产用地面积61.8亩,两个苗圃土地权属清楚。近年来培育的树种主要以云杉、油松为主,每年产苗量200万株左右。
茶岗、铁坝保护站苗圃具有较强技术力量,现有管理技术人员56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有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36人,技术员12人。
苗圃现有设施情况:茶岗、铁坝苗圃现有房屋总面积2100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400平方米,生产用房200平方米,职工住房1600平方米,生产用微耕机2台,汽油机水泵2台。管护道路干道从圃地旁通过,交通较为便利。
3 方案编制的原则和依据
3.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注重绩效、保证用途”的原则,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巩固提升天保工程成果,以夯实林业产业为重点,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为目标,以健全完善资金分配机制为保障,科学合理使用2024年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全力推动巩固提升欠发达国有林场种苗产业振兴,通过培育乡土树种容器苗木,满足插岗梁管护中心林区造林和干热河谷造林以及周边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需要,提高造林成活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
3.2编制原则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国有林场振兴。
——坚持林区职工群众主体地位。促进林区职工群众持续增收,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应用先进技术培育容器苗木的原则。提升容器育苗产量和质量,增强林木优质苗木供应能力,降低优质育苗生产成本,提高苗木的科技含量,促进现代林业建设。
——依法治种的原则。苗木培育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甘肃省林木种苗管理条例》等种苗法律法规。
——坚持容器育苗所用基质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成本的原则。
——坚持适地适树原则。使用本林区或周边地区采种基地所产的乡土树木种子。
3.3编制依据
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3.3.2 《甘肃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4 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甘财振兴〔2023〕28号)
3.3.3 《甘肃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甘财扶贫〔2021〕4 号)
3.3.4 《甘肃省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管理办法》(甘林场发〔2023〕144号)
3.3.5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任务计划的通知》(甘林规函〔2023〕717号)
3.3.6 《关于用好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的通知》(规行函[2021]50号)
3.3.7 《育苗技术规程》(GB6001~1985)
3.3.8 《甘肃省中央财政林业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3.3.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
3.3.10 《容器育苗技术》(LY/T1000~2013)
3.3.11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
3.3.12 《苗圃建设规范》(LY/L11852013)
3.3.13 《苗木质量核查规则》(LY/T24192015)
3.3.14 《苗木抽样方法》(LY/T24182015)
3.3.15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甘政办发〔2023〕83号)
4 项目规模及进度
4.1项目规模
采用容器育苗技术培育油松合格苗木80万株。
4.2项目进度
根据《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任务计划的通知》要求,结合绩效目标和插岗梁林区物候特征,选择出适宜油松容器苗培育的时间节点,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方案编制、上报审批:2024年1月1日至2月29日;
物资购置:2024年3月1日至3月10日;
整地作床:2024年3月11日至3月14日;
配营养土:2024年3月11日至3月20日;
装苗摆放:2024年3月21日至4月10日;
田间管理:2024年4月11日至12月31日。
4.3培育流程
5 油松容器苗培育技术
5.1苗木的来源
插岗梁管护中心苗圃当前原床苗库存较大,适生油松苗木充足,可满足此次80万株容器苗装填需求,因此苗木的来源选择本管护中心苗龄1~2至1~3的油松适生苗。
5.2育苗容器选择
培育油松容器规格选择上口直径为13厘米、下底直径为12厘米、高15厘米的塑料容器钵,比质比价从附近市场或网上购入。
5.3苗圃地选择
育苗地选择地势平坦、运输便利、排灌水条件良好、向阳背风的地块。
5.4整地
当年早春对选择好的苗圃地块进行整地,首先清除地表杂物杂草及石块,之后使用旋耕机进行土地翻耕,用钉耙一边搂杂草一边敲土块,作业后应达到土地平整、土壤疏松。
5.5作床
按苗床宽度1.6米(苗床宽1.3米,步道0.3米)、长度8~10米的标准作成低床,或可根据圃地地形适当调整苗床宽度和长度。
5.6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的配制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成本的原则,按黄土、森林腐殖土和沙按5:3:2的比例均匀进行配制。黄土和腐殖土用网格2厘米*2厘米的钢筛过筛,沙子用网格1厘米*1厘米钢筛过筛。根据此次选购容器的容积和实际操作等情况计算,配置营养土共600立方米,其中黄土300立方米、森林腐殖土180立方米、沙子120立方米。将配好的营养土每立方米均匀施入氮磷钾总养分≥57%的复合肥5千克,同时掺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千克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2千克,再用篷布或不透气材料覆盖5~7天进行严格的土壤消毒和杀虫,之后准备装钵待用。
5.7苗木选择
选择苗龄在1~2至1~3之间的根系好、苗色正常、无病虫害、苗高在20厘米~30厘米、地径0.5厘米~0.8厘米左右的的油松实生裸根壮苗。
5.8苗木起运
趁油松幼苗尚未萌动,提前一周时间对床苗浇足底水,之后用起苗铲在距苗木根部6~8厘米处直插地下,连根撅起抖掉原土后及时运到网棚内或阴凉处,根据容器高度进行修根处理。插岗梁林区苗圃培育的原床油松苗木根系较为发达繁多,装入容器有限的空间时容易形成窝根,一般用剪刀剪去粗大主根和冗侧根,直至适于容器大小为宜。此工序做到随起、随运、随修根、随移植装钵。
5.9装填营养土、苗木
移植时首先在容器底部装填1/5的营养土,将修好根的苗木摆放在容器中央,深度为苗木出圃痕1厘米以上为宜,用小铁铲或自制凹型矿泉水瓶铲装土既方便又快捷,营养土在装填前润湿,含水量10%~15%。装土时需轻抖动以达到适宜的紧实度。
5.10容器摆放
将装好营养容器钵整齐排列于苗床上,营养钵上口与床面平行,苗床周围用土培好,容器间空隙用细土填实。苗床地两端开好排水沟,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
5.11田间管理
5.11.1 浇水
浇水要适时适量,多次勤浇,雨季控制浇水量。计划培育当年共浇水5次,首次在4月下旬全部容器苗完成装钵后浇第一次水。6、7、8月出现高温天气后各浇水1次,浇水时要经常观察容器土含水量,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后再浇水,保持营养土湿润。11月入冬前进行冬灌一次。
5.11.2 追肥
追肥安排在7月中旬进行,将尿素按照每万株10千克的量配成1:200~1:300浓度的水溶液浇施。追肥在傍晚进行,严禁在午间高温时施肥,追肥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洗苗木叶面防止肥害;亦可在山雨来临前按每亩25千克均匀撒入苗床。平时常观察苗木生长状况,如果苗色出现泛黄则适时适量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5.11.3病虫害防治
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发生病虫害要及时防治,药剂防治林木种苗病虫害要正确选用农药种类、剂型、浓度,用量和施药方法,充分发挥药效而不产生药害。
5.11.4除草
根据“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清除容器内、床面和步道上的杂草,并及时浇水一次。由于容器营养土过筛后草籽少,杂草生长不多,在7月份除草一次足可。
5.11.5防兽害
插岗梁林区每年4~5月、9~10月獾猪活动频繁,夜间常出没在苗圃啃食苗木根系,或挖掘洞穴寻找蚯蚓及昆虫幼虫为食,致使受害苗木死亡,造成质量、产量下降,而且经猪獾拱害的苗床缺苗断行、破烂不堪,严重影响圃容圃貌。一般进行人工驱赶或利用猪獾夜间活动怕光、畏声的习性,在苗圃边围悬挂红色串灯,通过串灯发出的红色光谱对猪獾进行威慑,阻吓远离苗圃。
5.11.6防自然灾害
做好苗圃地周围河道清理,避免夏季山洪冲毁苗圃造成损失。
5.12 作业要求
5.12.1积极做好育苗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前做好设施、设备、器具的检修及农药、化肥等材料的准备工作。同时要认真做好物候观测,根据气候情况和土壤化冻深度,做到“适时装袋”。
5.12.2严格各项作业标准,提高苗木质量。育苗各项作业要严格执行规程标准,杜绝违规操作,选用优质壮苗,
5.12.3做好病虫害防范工作。备好遮荫网及时遮荫浇水及病害预防。
5.12.4加强苗圃档案管理,完善健全苗圃档案。实施单位要在生产作业期间做好简报快讯工作,及时总结宣传育苗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并上报2024年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管护中心乡土树种容器苗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6 资金来源与投入概算
根据甘肃省林草局下达资金计划安排, 2024年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乡土树种油松容器苗培育项目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总计85万元。为保证该项目顺利开展,我管护中心自筹3万元用于项目管理,总计投入88万元。围绕工作内容对实际需要的各项费用分项做了以下详细的预算。(见附表2)
6.1 材料物资购置费
材料物资费合计40万元。
6.1.1 购买容器钵80万个,每个0.1元计8万元;购买土方基质600立方米共27.6万元(按5:3:2比例需黄土300立方米、每立方米200元计6万元,腐殖土180立方米、每立方米1000元计18万元,沙子120立方米、每立方米300元计3.6万元),所购买的土方、沙子均为过筛后的合格基质;
6.1.2 氮磷钾复合肥3000千克、每千克8元计2.4万元;
6.1.3 尿素800千克、每千克6元计0.48万元;
6.1.4 磷酸二氢钾80千克、每千克25元计0.2万元;
6.1.5 吡虫啉120千克、每千克60元计0.72万元;
6.1.6 多菌灵120千克、每千克50元计0.6万元。
以上物资材料单价均包含运输费。
6.2人工费
根据插岗梁林区当地劳力工价每个工日为200.00元,总用工量2250个工日,人工费合计45万元。
6.2.1 整地做床4天、每天10人,每人每天做摆放2万钵容器的苗床量,用40个工日计0.8万元;
6.2.2 营养土混合5天、每天30人,每人每天混合4立方米营养土,用150个工日计3万元;
6.2.3 起苗修根运输20天、每天8人,每人每天起0.5万株苗木,用160个工日计3.2万元;
6.2.4 容器苗装钵摆放20天、每天80人,每人每天装500个容器钵,用1600个工日计32万元;
6.2.5 追肥4天、每天20人,每人每天施肥约1万钵容器,用80个工日计1.6万元;
6.2.6 病虫害防治4天、每天10人,每人每天防治约2万钵容器,用40个工日计0.8万元;
6.2.7 除草8天、每天10人,每人每天除草约1万钵容器,用80个工日计1.6万元;
6.2.8 浇水5次,每次2天、每天10人,每人每天浇4万钵容器的量,用100个工日计2万元。
6.3其它费用
根据财政资金管理相关规定,插岗梁管护中心自筹3万元用于工程其它费用,包括方案编制费2万元、项目审计费0.5万元,财务结算0.5万元。
目前本中心苗圃油松原床苗库存较大,苗木充足,苗木费用按自筹对待,未列入预算。
7 项目任务分解
此次油松容器苗培育任务落实到茶岗、铁坝保护站,结合2个保护站苗圃实际情况,育苗地点选择在保护站(场)部附近经营区内的苗圃内。具体任务分解如下。(见附表3)
7.1茶岗保护站任务
茶岗培育40万株,计划投入资金42.5万元。其中物资材料20万元,(容器钵40万个4万元,土方基质300立方米共13.8万元,氮磷钾复合肥1500千克1.2万元,尿素400千克0.24万元,磷酸二氢钾40千克0.1万元,吡虫啉60千克0.36万元,多菌灵60千克0.3万元);用工量1125个工日,每个工日为200.00元,人工费22.5万元,(整地做床20个工0.4万元;营养土混合75个工1.5万元;起苗修根运输80个工1.6万元;容器苗装钵摆放800个工16万元;追肥40个工0.8万元;病虫害防治20个工0.4万元;除草40个工0.8万元;浇水50个工1万元)。
7.2铁坝保护站任务
铁坝培育40万株,计划投入资金42.5万元。其中物资材料20万元,(容器钵40万个4万元,土方基质300立方米共13.8万元,氮磷钾复合肥1500千克1.2万元,尿素400千克0.24万元,磷酸二氢钾40千克0.1万元,吡虫啉60千克0.36万元,多菌灵60千克0.3万元);用工量1125个工日,每个工日为200.00元,人工费22.5万元,(整地做床20个工0.4万元;营养土混合75个工1.5万元;起苗修根运输80个工1.6万元;容器苗装钵摆放800个工16万元;追肥40个工0.8万元;病虫害防治20个工0.4万元;除草40个工0.8万元;浇水50个工1万元)。
8 项目培育目标
8.1 数量指标
通过培育完成80万株油松装钵任务,完成率100%。
8.2质量指标
成活率要求达到95%以上,苗木合格率在95%以上。
8.3时效指标
按期完成容器苗培育任务
8.4社会效益
带动林区群众就近就业,提高社会对容器苗的认知度。
8.5生态效益
促进种苗事业健康发展,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
8.6可持续性影响
强化利用林木种苗资源,积极开展油松树种选育,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基础。
8.7社会满意度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插岗梁林区种苗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统一,巩固和提升欠发达林场森林资源,推动林区社会经济发展,提高职工群众收入,促进社会和谐,职工群众满意度在90%以上。
9 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9.1项目的组织实施
该项目质量进度由白龙江林业保护中心造林处负责监督、检查,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区管护中心造林科会同计划财务科、种苗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负责监督指导,所需材料按当地市场比质比价进行购买,补贴资金实行分帐核算,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9.2管理措施及验收
为了加强和改善苗圃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容器苗培育工作,按照油松育苗行业技术标准,加强苗木生长各阶段对水、肥、土的要求,不断提高集约经营管理水平。
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区管护中心秋季组织人员,对2024年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乡土树种容器苗培育项目实施情况严格按照《容器育苗技术规程》《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和保护中心制定的《白龙江林业保护中心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管理办法》进行全面检查验收。主要验收内容包括计划完成情况、田间管理、苗木质量、苗木产量、档案管理、圃容圃貌等,并形成绩效评价报告上报白龙江林业保护中心。
9.3建立容器育苗管理档案
档案管理包括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和审批文件、实施方案、验收报告、生产记录、工作总结及其它相关文字、照片等资料。
10 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措施
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使用范围,主要用于因使用本地乡土树种、采用容器育苗技术培育优质苗木而增加成本的补贴方面,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单独建帐,单独核算,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发挥。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实行绩效管理,推进衔接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工作,科学设立绩效目标、加强绩效目标审核、落实绩效运行监控、强化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对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安排、实施、验收和资金使用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1 附章
1.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任务计划的通知(甘林规函〔2023〕717号);
2.白龙江林业保护中心关于转下达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任务计划的通知(白林规字〔2023〕190号);
3.2024年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任务项目绩效目标表;
4.2024年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插岗梁管护中心乡土树种容器苗培育资金概算表;
5.2024年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插岗梁管护中心乡土树种容器苗培育任务分解表;
6.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7.林权证;
8.插岗梁管护中心关于呈报《2024年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乡土树种油松容器苗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的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