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白龙江流域人工云杉林面积不断增加,其功能也由过去的用材林转变为现在的生态公益林。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优化人工云杉林群落结构、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实现其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白龙江流域林业管理的首要任务。
2011年,在甘肃白龙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沙滩林场(103°57′02″,33°13′09″),随机选取不同密度的10 m×10 m的3块典型样地,调查了人工云杉林间伐后和未间伐的林分生长、林下植物种类、数量、盖度、高度,采用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了多样性分析,以探讨间伐强度对人工云杉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保留木的生长显著优于对照区;林下植物种类、数量显著增加;不同间伐强度林下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丰富度、生物量、盖度、显著高于对照区,且随间伐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以重度间伐(<450株/hm2)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