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知识
甘肃白龙江林区珍稀濒危保护树种-连香树简介
发布日期2016-12-28 来源: 作者:

 

   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 Et Zucc.),落叶乔木,高10—20(—40)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色,纵裂,呈薄片剥落;小枝无毛,有长枝和矩状短枝,短枝在长枝上对生;无顶芽,侧芽卵圆形,芽鳞2。主要生长在温带。该种不仅在园林、林业、化工、食品、医药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作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孑遗种单科植物,是较古老原始的木本植物,雌雄异株,结实较少,天然更新困难,资源稀少,已濒临灭绝状态,因而有很大的科研价值;因此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和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连香树主要生在山谷边缘或林中开阔地的杂木林中,海拔650-2700米。 主要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寒夏凉,多数地区雨量多,湿度大。年平均温10-20℃,年降水量500-20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土壤为棕壤和红黄壤,呈酸性,pH值5.4-6.1,有机质含量较丰富(高可达8-10%)。本种耐阴性较强,幼树须长在林下弱光处,成年树要求一定的光照条件。深根性,抗风,耐湿,生长缓慢,结实稀少。萌蘖性强。于根基部常萌生多枝。冬芽于3月上旬萌动,下旬至4月上旬为展叶期,10月中旬以后叶开始变色,到11月中下旬落叶。花于4月中旬开放,至5月上旬为凋谢期;果实于9-10月成熟。主要在山西西南部、河南、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及四川。日本也有分布。

1.物种现状

    连树香由于结实率低,幼苗易受暴雨、病虫等危害,故天然更新极困难,林下幼树极少。加之乱砍、乱伐森林,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连香树分布区逐渐缩小,日益萎缩,成片植株更为罕见。如不及时保护,连香树资源要陷入灭绝的境地。认为一方面是就地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另一方面积极采取迁地保护。已有不少植物园引种栽培连香树。

2.连香树种子的发芽试验及大田育苗

    选取连香树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经过试验可知,连香树最适宜温度为25摄氏度,再25摄氏度的温度下,发芽率最高达到20%,平均10%。在合适的条件下育苗成功后,进行大田育苗。选取了一亩地进行连香树的大田育苗,连香树种子在用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然后在30摄氏度温度下保湿一天进行催芽。催芽成功后就可以进行播种。整地后苗床铺上7-10厘米厚的腐殖土,每个营养袋中播种7-10粒左右催芽后的连香树种子,覆盖2-3厘米厚的腐殖土,再在其上搭上遮荫棚即可。

3.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苦、平入肝经。功效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小儿惊风抽搐肢冷,连香树鲜果一两,芫荽四至五钱,青石蚕(蕨类水龙骨)二至三钱,水煎,空腹服。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克。

4.科研价值

    连香树为第三纪孓遗植物,在中国和日本间断分布 ,对于研究第三纪植物区系起源以及中国与日本植物区系的关系 ,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

5.园林绿化

    连香树树体高大,树姿优美,叶形奇特,为圆形,大小与银杏(白果 )叶相似,因而得名山白果;叶色季相变化也很丰富,即春天为紫红色、夏天为翠绿色、秋天为金黄色、冬天为深红色,是典型的彩叶树种;而且落叶迟,到农历腊月末才开始落叶,发芽又早,次年正月即开始发芽 ,极具观赏性价值,是园林绿化、景观配置的优良树种。

                                            

                                            森林生态室  陈学龙  供稿

主办单位: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承办单位: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大砂坪左家湾173号 邮政编码:747403 技术支持:甘肃立方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陇ICP备1400145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3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