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是一种名贵的食(药)用菌,味道鲜美,有保健价值,在国际上具有悠久的享用传统,发展前景良好。羊肚菌的驯化栽培一直为全球生物学家和菌类爱好者所热衷,最早的栽培探索可追溯到130多年前法国开展的相关实验,此后国内外无数羊肚菌栽培爱好者和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羊肚菌人工栽培的稳定性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重大难题。
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亚高山森林菌类多样性理论基础和开发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初步明确了野生羊肚菌分布的微环境特征,并根据原生环境特点,进行生境模拟的大田实验。经过连续4年的试产试种,已了解了光、温、水、土等环境因子在羊肚菌不同生命周期中的影响,为羊肚菌的稳产丰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林科所试验田今年的出菇收获情况来看,通过仿建微生境技术、模拟增温技术、调光增湿技术、土壤改良技术、补料技术和人为刺激诱发技术的整合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羊肚菌出菇率。再加上标准的出菇管理,使羊肚菌丰产成为现实,对实验样地的测产发现,其羊肚菌鲜产可达到每亩300多斤。
供稿:曹秀文 陈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