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关于开展木材检查站
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省林业厅:
根据《关于开展全省木材检查站管理工作调研的通知》(甘林资函〔2016〕543号)的要求,为切实加强我局木材检查站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木材检查站职能作用,确保木材合规运输和森林资源安全,我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通过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实地察看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辖区内代管的安昌河木材检查站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结合白龙江林区实际,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昌河木材检查站基本情况
(一)机构、人员、编制
安昌河木材检查是1996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木材检查站,系省林业厅委托白龙江林管局—白水江林业局管理。该站在493县道及文县县道各设一条检查杆,依法对过往车辆进行查验登记,单位性质属于企业,无人员编制,共有职工10名,其中正、副站长各1名,林政执法人员8名,在493县道及文县县道各设一条检查杆,依法对过往车辆进行查验登记,长期以来缺乏业务指导与行业交流。
(二)经费、装备
人员工资均由白水江林业局按天保工资发放,无其他经费来源。2006年省厅下拨合计10万元的装备,包括计算机1台、打字机1台、传真机1台,公路闭路监控系统1套、程控对讲机1套。
(三)基础设施建设
木材检查站建筑面积共410平方米,包括砖混结构三层楼一幢,各种房间19间,停车贮木场一个,辅助设施如厕所、洗澡间、院内花园、宣传栏、下水管道完善。2005年白水江林业局拿出资金对该站进行了全面的装修改造,墙面进行了粉刷,地面铺上了瓷砖,外部进行了美化,增加了职工活动室、书报阅览室,购置了体育娱乐用品若干。
(四)站点布局
该站位于甘肃省文县和四川省九寨沟县交界处石鸡坝乡X493县道上,是陇南入川的南大门,过往车辆频繁,布局科学、合理。
(五)工作进展
近年来,在省林业厅的关心支持下,安昌河木材检查站平均年检查车辆约为7300辆,始终紧紧抓住创新理念、明确目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环节,以“严格执法塑形象,锐意进取创一流”为工作思路,大力促进木材检查站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定期召开站务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致力于严格执法、切实保护好资源。
由于地处环境复杂,一方面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有长期使用木材依靠木材的现象,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站车流量大幅度增加,且车身加高加长,难以检查。面对这些情况,木材检查站首先是积极分析新情况,探索新方法,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结合,把认真检查与积极化解矛盾相结合,把严把死守与互通信息相结合,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机动的处理各种问题。
(一)安昌河木材检查站机构现状不利于加强木材运输检查监督管理
木材检查站作为林业基层行政执法单位,履行的是行政执法监督职能,但安昌河木材检查站尚属于企业,无人员编制,业务交流渠道不畅和软硬件建设不能达到当前加强木材运输检查监督管理的要求等问题。特别是木材检查站的单位性质和编制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木材运输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道路交通的发展使木材运输检查出现监管盲区
伴随着林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县乡公路网的全面建设,木材运输流向、流量发生了新的变化,木材检查站设置出现了布局漏洞,木材运输检查出现了监管盲区。近年来,利用发达的公路网络躲避木材检查站,违法运输木材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白龙江林区只有一个安昌河木材检查站,且只能在林区固定区域内进行检查的现实与当前木材运输监督检查工作需要存在突出矛盾。
三、加强林区木材运输检查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木材运输管理,规范木材检查站建设,针对白龙江林区木材运输检查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及建议:
(一)尽快理顺安昌河木材检查站单位性质和编制
目前,安昌河木材检查站尚属于企业,无人员编制,现由省林业厅委托白龙江林管局—白水江林业局管理,木材检查站作为林业基层行政执法单位的性质和编制始终不能得到根本解决。为此,建议省厅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理顺木材运输检查站管理体制,切实解决木材检查人员编制。同时,为发挥木材检查站行政执法职能,规范木材检查站建设,建议考虑对木材检查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工作的学习和交流。
(二)在主要交通干线连接林区出口处新建若干木材检查站
为进一步推动木材运输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木材合规运输和森林资源安全。建议在迭部林业局腊子口林场朱立沟、达拉林场甘沟、洛大林场洛大乡等新设立木材检查站3个,在洮河林业局冶力关林场恰藏沟、卡车林场达子多、下巴沟林场石门、车巴林场齐河沟和江车沟等新设立木材检查站5个,共计新设立8个木材检查站,并按照工作难度给于合理的人员、经费、办公设备、监测检测设备及装备。
(三)不断加强木材检查站软硬件建设
加大对木材检查站基础设施、执法装备的投入,改善执法条件。争取能够早日使用规范标识的林政执法专用车辆,完善着装管理制度,统一规范检查标识、标牌及公示牌,树立窗口形象。同时,提高木材检查队伍整体素质,加大对木材检查人员教育培训考核力度,建立健全木材运输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内部民主、社会评议、群众监督廉政工作机制。
附件:1.安昌河木材检查站基本情况统计表
2.调整木材检查站统计表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
2016年10月31日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