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
4月28日的北京之夜,繁星闪烁。长城脚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发出绿色倡议,描绘美好家园。
这是总书记对山水自然的一片深情。无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无论是“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还是“林业事业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林草事业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即将过去的2019年,从东北林海到西北草原,从天保工程到国家公园,从世园会到油茶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林间地头调研林草事业发展,对林草生态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林草事业发展指明方向、引领未来。
顶层设计
完善林草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一直是党中央关注的问题。2019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指导下,林草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奠定了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之基。
1月2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3个关乎林草制度体系建设的文件。
《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自然保护地发展史上第一部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文件,是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大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根本遵循。
我国已建立1.18万处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这是贯彻落实总书记“争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指示的重要文件,用制度确立了将天然林保护修复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指引天然林保护工程在实施20年后又迈上新征程。
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精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我国19.44亿亩天然乔木林得到休养生息,天然林资源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构筑起维护我国国土安全、生态安全、物种安全最重要的生态屏障。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这是中央批复的第五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是完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自2015年中央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外的密切关注,总书记也一直牵挂。
8月19日,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给论坛发来贺信。他说,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紧接着第二天,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山丹马场考察调研。
山丹马场位于祁连山北麓的大马营草原,总面积329万亩,是祁连山国家公园内最具代表性的马场之一。8月的山丹马场水草丰茂,骏马奔腾。总书记在这里提出要求、留下期待:“要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积极发展生态环保、可持续的产业,保护好宝贵的草场资源,让祁连山绿水青山常在,永远造福草原各族群众。”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但无序的经济开发活动曾让这里伤痕累累。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问题受到总书记的持续关注。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决整改。2017年3月,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两年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退出矿权144宗,208户701名牧民从核心区迁出,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旅游项目完成整改和差别化整治。
祁连山的生态保护得到了总书记的赞赏:“这些年来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
在党中央的积极推动下,包括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三江源、海南热带雨林在内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20年下半年,国家林草局将组织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验收,达到标准和要求的将报请中央批准后正式建立国家公园。到2025年,我国将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区域谋划
林草助力国家战略
前不久,河北雄安新区启动2019年秋季植树造林项目。秋季造林13.8万亩,其中常绿苗木和花灌植物占比更高,新增了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将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半公园式”秀林景观。
1月16日,总书记在京津冀考察时来到雄安新区的“千年秀林”。在大清河片林一区造林区域,总书记乘车穿行林区察看林木长势。
“‘千年大计’,就要从‘千年秀林’开始,努力接续展开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总书记在这里留下对这片新绿的殷殷期待,这也是林草事业为重大国家战略提供生态保障的使命担当。
目光继续向北,来到拥有茂密森林、辽阔草原、宽广湿地的内蒙古。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3月5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总书记的指示高屋建瓴、科学精准:“保护草原、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的首要任务。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
通过大规模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内蒙古山川巨变。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1%,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荒漠化、沙化土地连续17年“双减少”,天然草原植被平均盖度连续3年稳定在44%,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
7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召开第一次全国草原工作会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说,内蒙古草原类型多样、生态区位重要、典型经验丰富,对于全国生态修复和草原保护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黄河,是我国北方地区贯穿东西的重要生态廊道。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心系黄河,心系黄河流域生态建设与保护,2019年总书记两次考察黄河沿线。
8月22日,在甘肃。习近平说,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9月18日,在河南。习近平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保卫黄河,林业草原一直在行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稳步推进,在黄河沿岸筑起一道道绿色的生态屏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沿线国土绿化持续推进,沿黄河9个省区2012-2018年共完成造林面积2.7亿亩。7个省区落实草原禁牧面积8.47亿亩、草畜平衡面积18亿亩。新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0处,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亿亩,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10万余名。
在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绵延40多公里的黄河岸边,数十万亩芦花随风摇曳,每年有近4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栖息。青海玛多是黄河上游的第一个县,也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园区的核心腹地,全县有生态管护员3042名,保护着黄河源头。河南持续稳定和扩大湿地面积,正在黄河干流沿线建立起庞大的湿地公园群……黄河沿岸,林水相依,天高水阔,一幅幅母亲河壮丽秀美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绿色发展
心系自然情为民生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
4月28日,习近平在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说,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追求热爱自然情怀、追求科学治理精神、追求携手合作应对。在总书记看来,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是人民对绿色家园的共同期盼。
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来到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
始建于1962年的马鞍山林场,近5年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000余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98.8%。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崎岖的护林小道察看林木长势。他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贡献国,这么大范围地持续不断建设人工林,只有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做到。
总书记所说的中国人工林世界第一,是我国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下降的大背景下、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创造的绿色奇迹。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22.96%,森林面积33亿亩,森林蓄积量175.6亿立方米,连续30多年保持森林面积与森林蓄积量的“双增长”,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2019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新研究报告称,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其中1/4的新增植被来自中国。
这些绿色骄傲的背后是中国持续不断地推动国土绿化。
2019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发扬中华民族爱树植树护树好传统,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动国土绿化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的“两山”论道出了绿水青山颜值背后的价值,也深刻揭示了绿水青山与民生发展之间的有机统一关系。
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来到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他说,种油茶绿色环保,一亩百斤油,这是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的一条好路子。
这是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关注油茶。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结束时对河南代表说:“茶油是个好东西,我在福建时就推广过,要大力发展好油茶产业!”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木本油料特别是油茶产业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指导我国油茶产业10余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至2018年底,全国油茶林面积6550多万亩,年产油65万吨,年产值860亿元。油茶已经成为山区脱贫致富的先锋树种。
我国森林草原区、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区“三区”高度耦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生态条件差但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的地区,可以结合生态保护和治理,探索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多年来,全国林草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探索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双赢。特别是2016年以来,全国林草系统已在贫困地区选聘1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带动300多万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和脱贫。2019年安排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205万亩,防护林体系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退牧还草等工程安排到贫困县的比例超过80%。全国新组建2.1万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120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林草生态扶贫需要更持久、更精准发力。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表示,全国林草系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推进生态补偿扶贫、国土绿化扶贫、生态产业扶贫三项举措,充分释放“生态红利”和“绿色红利”,让林草造福更多的贫困群众。
久久为功
共建美好生态家园
每一个时刻,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的动人故事都在上演。一群又一群美丽中国建设者,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前赴后继,久久为功,代代传承。
在河西走廊的东端一隅,一排排沙柳,一道道花棒,连同成片的梭梭林和整齐的草方格,共同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南侵。这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的八步沙林场。
1981年,古浪县土门镇6位年逾半百的老人,以联户承包的方式,组建集体林场,向风沙宣战。38年来,“六老汉”三代人扎根荒漠,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3月29日,中宣部授予八步沙“六老汉”“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实地察看当地治沙造林、生态保护等情况。他拿起一把开沟犁,开沙沟、铲黄沙,参与治沙劳动,致敬“六老汉”。他说,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库布其沙漠,我国第七大沙漠。这个离首都北京最近的沙漠,也正是靠着久久为功的精神创造了绿色奇迹。30多年来,库布其综合治理区面积910万亩,占库布其沙漠面积的1/3,创造了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10.2万沙区农牧民受益,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2017年和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向第六届、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贺信。他在贺信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落实2030年议程提供了中国经验。面向未来,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共筑生态文明之基,携手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保护,为建设美丽清洁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荒漠化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丰碑。
9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为王有德颁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王有德是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30多年间,他带领职工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南移和西扩,也让黄沙漫天、生态条件极其恶劣的贫困林场,变成物种丰富、生态优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一刻,太兴奋、太激动了,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属于每一个治沙人!”佩戴奖章的王有德激动地说。
几十年来,正是因为有八步沙“六老汉”、王有德等几代中国治沙人的不懈坚持,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逐梦于绿水青山,寄情于一枝一叶。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一个个绿色足迹,留下的一句句重要指示,铭记在林草人心里,镌刻在绿水青山之间。
这是一种使命光荣的行业自豪,这是一股温暖人心的前行力量,这是一份奋发有为的责任担当。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始终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清新的美丽中国。
版权所有: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 ICP备案号:陇ICP备14001456号-1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南滨河中路259号 邮编:730050 电子信箱:bljgzb@126.com copyright@2020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 技术支持:甘肃立方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