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赤子》,2019年5月15日大地副刊
在低处的大地上,有蓬勃的生命生长。比如八步沙,不仅有野生的黄茂柴、沙冰草、沙米、红沙、苦豆草等植物,还有老鼠、兔子、野猪、壁虎和黄羊等动物;即使是常常在高处飞着的沙喜鹊、野鸡和老鹰,也无时无刻不眷顾着八步沙这块厚重的大地、这方青葱的绿色。
我早听说,八步沙六老汉,为守住一个家园,五十年来寸步不移,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几代人接力在沙海里治沙造林。这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我自小就崇拜英雄,英雄是许多人成长的精神坐标。在古浪八步沙,见到几个老汉后,我的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他们就仿佛是风沙雕刻出的作品,浑身都是风的刀痕,里外都散发着沙子的味道。他们的言谈,质朴得不能再质朴,但是你却能很快感觉到他们身上强大的力量,一种不屈不挠、视困难为无物的精神力量。风沙中的常年驻守,在我们这些旁人看来,是多么超乎想象的困难,但在他们口中,却总是轻描淡写。他们还特别团结,抱成一团,一心一意就要成就一个绿洲。
六老汉中已经有人故去,使命与意志却未曾消逝。他们曾约定,六家人每家务必有一个“接锹人”。如今,第二代多在壮年。而他们的第三代,八步沙林场治沙的年轻人们,也正在聚集。这样的“家谱”,让我动容。六老汉治沙造林,不是他们六个人的事,而是关乎身后大家庭生存的大事,离不开家里每一个人的理解和支持。正因如此,在六老汉之后,才有了第二代、第三代,有他们的妻子、儿女的鼎力支持。
“栽树的事要大家都干呢,一代一代加油干。”那天,第二代好汉郭万刚如此说。
采访中,很多细节我都记忆犹新。郭万刚的老伴陈迎存回忆,当年,风沙大的时候,人在田间劳动,面对面都看不清对方的面孔。地里的庄稼,刚一长出来就被风沙拔掉。老天不让种庄稼,大家只好去栽树。树木就是土地的绿被子,离开了这个绿被子,土地就种不上庄稼。所以,要问土地要饭吃,就一定要先栽树。每一天,每个人要挖一千个窝窝、栽一千棵树,用麦草压下的树都是不怕风沙的柠条、梭梭。种树又离不开水,八步沙偏偏没有水,家家就赶着一头毛驴从土门镇往回拉……
这得是多么艰苦的条件,这又是多么不屈的精神!
在接棒人之一的贺中强家采访时,他送给我一幅书法作品,写了他心仪的四个字:“沙漠雄鹰”。我很惊奇地问他,什么时候开始练字的。贺中强笑着说:“已经很久了,累了就坐下来用手在沙子里写字。”
想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话后,我又去了古浪一中。采访了二十几个孩子,我得到了我最想知道的答案:六老汉在孩子们的心中究竟是一个什么形象——就是英雄!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是一个出好“老汉”的地方,都是治沙造林的英雄。一代人,二代人,三代人……与沙漠持久鏖战,似乎成了一种使命——在他们的意志里,沙漠要肆虐多久,他们就会奋战多久。
我愿用自己的文字,为这群沉默的英雄立一块“碑”,让这群守在大地低处的名字,为更久远的时光所铭记。
版权所有: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 ICP备案号:陇ICP备14001456号-1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南滨河中路259号 邮编:730050 电子信箱:bljgzb@126.com copyright@2020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 技术支持:甘肃立方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