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野生动物监测,掌握种群动态,白龙江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历时一个月,完成2025年上半年红外相机布设及数据回收工作。
工作人员深入保护区主要栖息地,克服地域广、地形复杂等困难,对原有82台红外相机进行数据采集和维护,修复故障设备并优化参数。同时新增布设40台相机,严格依据红外相机监测技术规程,在兽道、粪便堆放处、饮水点等位置科学设置,详细记录地形地貌、植被类型、网格编号、干扰情况等生境特点,强化常态化监测能力。
数据整理发现大量珍贵影像,包括林麝、四川羚牛、狼、绿尾虹雉、岩羊、中华鬣羚、红喉雉鹑、血雉、黄喉貂、赤狐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首次在2个点位捕获4次狼的活动画面,填补了该物种监测空白。共获取6000余条有效数据,显示重点保护动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分布范围扩大。其中,林麝、绿尾虹雉、四川羚牛等物种在不同海拔区域频繁出现,如林麝在6个点位监测到18次,绿尾虹雉在4个点位被监测8次,红喉雉鹑在8个点位被监测24次,此前较少被拍摄到的四川羚牛,分别在3个点位被监测5次。
此项工作积累了重要监测数据,保障了设备稳定运行。下一步,管护中心将持续加大科研监测投入,持续完善监测体系,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