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草局印发《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第四批)
时间:2023-12-01 来源:中国林业网

《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第四批)




日前,为贯彻落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了《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第四批),供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并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




福建省三明市推出普惠林业金融产品“福林贷”


近年来,三明市持续探索林业金融创新之路,为集体林业发展引入金融活水。分山到户后,农户家庭经营的林地分散零碎,林农申请林权抵押贷款比较困难,加上存在林权资产评估难、监管难、处置难等问题,银行不敢放贷。为解决林业贷款难、担保难、贷款贵等老大难问题,三明市创新推出普惠林业金融产品“福林贷”,由村委会牵头设立合作社,贷款林农按一定比例交保证金,合作社提供担保,林农以林业资产作为反担保,畅通林权融资渠道,推动林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本。截至2023年3月底,全市“福林贷”授信1470个村、15870户、17.4亿元,实际发放贷款17.8亿元,惠及1453个村、林农15861户。


一、规范产品设计,让林农愿意贷


在金融产品设计上,通过“三个规范”,降低“福林贷”成本,让广大林农想贷款、贷到款。一是规范产品特性。“福林贷”授信额度最高为20万元;月利率在5.9‰以下;一次授信,年限3年;按月付息,随借随还。二是规范担保方式。林农提供与贷款额同等价值的林业资产作为反担保标的,反担保资产除生态公益林、天然林等外,自留山、承包山林权和股份林场股权等均可纳入,树种包括杉木、松树、毛竹、果树、油茶、茶叶等。三是规范收费标准。银行收取贷款利息,保险公司收取贷款林农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用。


二、严格工作流程,让银行贷得出


明确各工作环节办理程序,方便林农办理。主要有3个流程:一是村级合作社和担保基金设立流程。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表决,确定由村委会牵头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设立林业融资担保基金。二是贷款办理流程。在村委会推荐的基础上,银行按照“一户一档”的原则,精准建立林农经济信息档案,逐户评定信用等级,对A级以上的林农给予授信;由银行、林业专业合作社、林农对反担保林权进行现场调查和价值确认,贷款林农缴交一定保证金(银行按照保证金6倍授信);林业专业合作社出具同意担保意见书,乡镇林业站对反担保林权备案,银行审批发放贷款。三是不良贷款处置流程。贷款偿还发生逾期的,先由银行及时进行催收;贷款逾期超过60天,银行扣划担保基金;村委会根据授权处置不良贷款的反担保林权,转让所得款项先行补充担保基金。


三、建立防控机制,降低信贷风险


重点是把好“四关”:一是把好村民入社关。坚持诚信加盟原则,对申请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村民,推行村委会、银行贷前“双审查”工作机制,对于不诚信、有不良嗜好如涉黄、涉赌、涉毒的村民不予准入。二是把好不良率调控关。推行信用奖惩,第一年信用好的,第二年、第三年按1:8、1:10比例授信;对信用不好的,提高利息惩罚,如果林业专业合作社不良率超过10%,所有社员按原利率再上浮30%执行;如果不良率超过15%时,停止放贷,直到降回10%以下才重新放贷。三是把好公允处置关。通过奖惩机制,如果有一位社员出现不良行为,其他社员为避免利息惩罚,就会互帮互助。如果互帮互助无果的,则按协议约定在林业专业合作社内部对反担保林权进行公平公正处置,不必由银行处置。四是把好风险防范关。在办理贷款时,要求林农认真阅读并签署风险告知书,倡导林农合法合规使用贷款资金,不得将贷款资金借给他人赚取利差,不得将贷款资金用于投资炒房、炒股,防止贷款资金“归大堆”而产生的风险。


四、加强政策引导,助力林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三个落实”,积极引导林农正确使用贷款资金,加大林业生产经营投入,提升森林质量和林地产出率。一是落实好财政贴息政策。基层林业部门对林农贷款用途进行实地调查,向林农宣传林业小额贷款贴息扶持政策,鼓励贷款资金投入造林营林、竹山垦复、茶果经营、林下经济等财政贴息领域。二是落实好造林营林补助政策。鼓励林农利用贷款投资造林营林,林业部门支持申报中央和省财政造林、抚育间伐、松林改造提升和油茶等补贴。三是落实好油茶花卉培育补助政策。林农投资营造油茶林示范基地的,优先申报省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投资建设花卉大棚等设施林业的,优先立项申报省财政花卉产业发展项目补助。


福建省南平市推进“全竹利用”产业链建设


南平市被称为“中国笋都竹乡”,现有竹林面积652.7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643.5万亩,占全省40%、全国10%。近年来,南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将小竹子做成大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一根竹”资源优势,按照“提升一产、壮大二产、拓展三产”思路,打造“全竹利用”产业链,推动竹产业全链条、全业态、全方位发展。


一、提升一产,育好“一根竹”


一是竹林培育丰产化。制定南平市丰产毛竹林定向培育技术,推广丰产竹林培育技术措施,为竹加工用材提供原料保障,开展竹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竹山机械研发推广应用。二是竹林经营规模化。鼓励竹农以竹山入股、托管、租赁、流转等多种方式,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竹山合理流转,逐步建立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竹山经营模式。三是竹林认证标准化。坚持可持续经营模式,紧贴“以竹代塑”市场新趋势,开展竹林FSC森林认证,提升竹林质量,为竹产品拓展欧美市场争取“通行证”。目前,全市共实施竹林FSC森林认证224万亩。


二、壮大二产,用好“一根竹”


一是政策驱动促发展。出台南平市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将“一根竹”产业纳入南平市“五个一”特色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2022年累计争取省级竹产业发展补助资金4242万元,建成项目69个,带动资金投入1.33亿元。创新推出“竹塑贷”“竹林认证贷”等绿色金融产品,赋能竹加工企业,全市累计发放贷款212笔,贷款金额7.93亿元。二是延链补链促转型。紧盯竹浆造纸、竹人造板材等领域龙头企业、高科技企业开展招商,引进一批竹产业链重点项目,补齐产业关键环节。三是产业聚集促提升。建成国家顺昌木竹加工产业示范园、政和中国竹具工艺城、建瓯中国笋竹城、南平工业园区林产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建阳徐市经济开发区竹循环经济产业园、邵武竹材循环利用加工示范园等。


三、拓展三产,做活“一根竹”


一是重创新,唤醒产业活力。对接科研院校,攻关笋竹关键技术、新产品研发,国际竹藤中心武夷研究基地、福建省竹木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竹产业协会竹家居与装饰分会成功落户南平。举办首届武夷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邀请国内知名院士专家、业内精英,共话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二是重市场,坚持展销并重。味家集团、杜氏木业、祥福工艺等竹加工龙头企业均建立各具特色的企业产品展示馆,通过挖掘企业文化,因地制宜开发竹工业旅游观光项目。打造邵武“武夷竹立方”生态科创馆,集展示、体验、营销于一体,形成“买全国、卖全球”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扩大南平竹产业影响力。三是重突破,发展竹林碳汇。策划一批竹林碳汇项目,探索竹产业发展新业态,在福建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达成全国首笔竹林碳汇项目,交易额达124.2万元。创新“碳汇+金融”“碳汇+司法”“碳汇+会议”等碳汇交易模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目前,全市累计建设丰产竹林356.3万亩,修建竹山机耕路3.04万公里,组建笋竹专业合作社150家,现有竹加工规上企业185家,形成笋食品、竹建材、竹家具、竹工艺、竹工机械等上千个品种,实现从卖原竹到卖产品、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跨越,竹产业产值达483亿元,吸纳就业人数近35万人,带动农民户均年增收约1.5万元。


江西省探索建立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近年来,江西省围绕建设好、保护好、利用好“绿水青山”三篇文章,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以市场化交易、林业金融创新、产业化利用为重点,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助推“点绿成金”“生态变现”。


一、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和补偿机制


一是丰富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指导资溪县创新实施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制度,发放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指导万年、崇义、南丰等县创新落实湿地经营权权能,开发湿地占补平衡指标生态产品;指导广昌县制定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期限延长登记工作方案,1875户签订延期合同。二是协同完善林权登记制度。省林业部门、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印发有关文件,推进林权登记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省林权管理服务系统与抚州市不动产登记系统对接互联、协同办事和数据共享。三是探索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省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江西省生态资产价值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四是完善林业生态产品差异化保护补偿机制。在生态公益林每亩21.5元的补偿标准基础上,将国家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亩35、33、29元。


二、健全生态产品流转交易市场机制


一是建立权益类生态产品流转机制。依托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设立林权流转服务平台,细分油茶林、药材林、香料林、用材林等细分板块,实行保证金和交易价款第三方托管结算,开展摘挂牌、竞价交易。设立生态产品(抚州)交易平台,挂牌林业碳汇、湿地占补平衡指标等调节类生态产品。二是建立湿地占补平衡运营机制。设立运营管理服务平台,在万年、崇义等9个县试点,建立湿地占补平衡指标登记、核算、管理、交易等机制。三是创新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设立赣林碳抵消平台及试点县子平台,武宁、崇义、兴国县创新制定乡村“四旁”、油茶、公益绿化树碳汇技术规范。武宁县首期开发长水村1845吨林业碳汇,并通过“会议+碳汇”“司法+碳汇”等形式消纳完毕。四是建立大宗林产品交易机制。设立林业要素交易平台,上线红木方料、黑茶、普洱茶、茶油等10多个交易产品,开展仓单、订单摘挂牌交易。


三、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金融保障机制


一是健全金融支持政策体系。省林业部门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印发林权和公益林(天然商品林)补偿收益权抵(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建立林权贷款林银协同服务机制、开展林权收储担保体系建设、做好省级地方特色农业保险等文件。二是建立林银保协同服务机制。以省级大集中的模式,建立全省林业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林业部门与金融机构线上线下、协同办事、合作风控的服务闭环,与建设银行、农商银行、国寿财险、人保财险等初步建立协同机制。三是建立林权贷款担保和碎片化林权收储机制。在全省选择安福等21个县,开展林权收储担保试点。目前,资溪、崇义县设立收储担保基金,乐安、宜黄、袁州等12个县(区)组建了林权收储机构,合计收储林权53.23万亩,代偿贷款4307.69万元。四是协同创新林业金融产品。协同金融机构在全省推行“金穗油茶贷”“林农快贷”“百福·公益林收益贷”及“油茶、中药材地方特色保险”,创新林业碳汇收益贷、森林固碳价值贷、湿地经营权贷、湿地生态修复贷。


截至2023年10月,江西省累计开展各类林业生态产品交易70多亿元,其中,湿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7000多万元,大宗林产品交易6.4亿元;全省累计发放林权贷款329.6亿元,贷款余额154.27万元。林业领域逐步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调查监测、流转交易、金融保障、经营开发机制,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价值实现路径逐步形成。


江西省广昌县开展集体林地延包探索


广昌县承包期剩余时间为10年左右的集体林地约30.77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17%。由于林地承包期剩余时间不足1个林业生产周期,林农经营林地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社会资本也不敢投入。2022年,抚州市决定在广昌县开展林地承包经营权延包探索工作,通过签订延期承包经营合同,让林农吃下“定心丸”,打消社会资本投入林业的后顾之忧。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 


广昌县委、县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广昌县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期限延长登记工作方案,明确林地承包经营期限从2035年开始延长30年至2065年(承包期限在2035年以后的按实际年数延长到2065年)。方案提出,要坚持家庭经营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的基础性地位、保持林业政策的连续性、实行合同管理。方案规定,林地延包包括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签订承包合同与备案等5项基本程序。方案要求,村集体为承包经营权的发包方,与林农签订延长承包经营合同后造册登记,承包合同存入个人林权档案,不动产登记部门按照承包合同年限在登记系统中自动延长,不必换证。为保障林地延包顺利开展,将试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经费足额到位。


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考虑到全县需要延包的集体林地面积大、涉及农户多,延包工作遵循“试点推广、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思路,稳步有序推进。一是在县林业局驻村扶贫点小坑村先行试点,延包林地共224宗,面积1.0862万亩,通过召开乡、村、组三级村民会议,整村成功签订合同165份。二是选取面积较小、林地纠纷较少的水南圩乡作为试点乡镇,推进延包工作,全乡成功签订1000宗。三是在总结小范围试点成功经验基础上,水南圩乡出台集体林地承包期限延长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召开村民大会,整理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台账资料,整理成册,推广至全县各乡镇,按照“稳定优先、宜延尽延”原则在全县铺开。


三、创新方法,解决难题


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户搬迁或工作在外,本地居住农户较少,导致无法正常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影响林地延包工作开展。针对这种情况,广昌县采取“线下+线上”模式,通过各乡镇干部按村组分片,通过电话、视频会议等形式逐户通知到位,将延包政策宣传到位。同时,采取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期限延长登记工作与林权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存在林权纠纷的林地,县林业局积极配合县不动产登记部门开展确权工作,待确权完毕、明确林权归属后再签订延包合同。目前,已在水南乡成功解决纠纷并签订27份延期合同。


重庆市石柱县建立“林连互利共生”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石柱县林地面积324.2万亩,其中集体林地面积319.3万亩。该县是黄连种植大县,黄连产量占全国的60%、世界的40%。为规范发展林下黄连种植,防止毁林开垦等问题,石柱县创新建立“林连互利共生”发展模式,围绕用林、栽植、管理等环节,将森林可持续经营和黄连种植进行整体设计、统筹实施,实现“既种好了连、又管好了林”,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一、统筹规划利用


一是确定种植空间区域。以“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为基础,结合“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划出适宜种植黄连的林地9.94万公顷,摸清了“哪里适宜种”底数。根据适宜种植区域的林地现状、林地性质、林地保护等级等情况,划定黄连种植禁止利用林地1.09万公顷、限制利用林地7.72万公顷、可利用林地1.13万公顷,并绘制黄连可种区域矢量化地图,解决了“哪里可以种”难题。二是确定分类利用方式。以林地利用空间规划为引领,结合黄连生产实际,明确现有林林下栽培和人造林林下栽培两种林下种连栽培方式,并针对“限制、可利用”林地空间逐小班细化林地利用方式,解决了“林地怎么用”问题。三是确定适度种植规模。统筹市场行情、连农需求和区域生态承载能力,将在地黄连规模控制在10万亩以内,确保种连区域生态功能不退化、林地资源不超载,解决了“可以种多少”问题。


二、创新监管机制


一是建立“一申报”机制。即“选址申报审核”机制:连农或村组干部通过“石柱智慧林长”APP或微信小程序,现场采集拟种连地块坐标、植被现状、四至界限等信息进行申报,由乡镇或县林业局审查,有效杜绝无序、随意使用林地现象。二是建立“两审批”机制。即“林地利用审批+林木采伐审批”机制:选址审核通过后,连农提出林地利用和林木采伐申请,由乡镇或县林业局现场核实确定森林经营措施,明确采伐、整地、种植、复绿的标准和方式,并办理作业设计审批,有采伐的同步办理林木采伐手续。三是建立“两监管”机制。即“连农自我监管+属地行政监管”机制。通过“石柱县智慧林长”系统,实现黄连种植选址申报审核、林地利用审批、采伐、清林整地、植树造林等全过程“两监管”的智慧管理,形成部门协同、三级贯通、信息共享监管机制。


三、完善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专班推动。组建1个县级专班,由县政府负责农业和林业工作的领导任双组长,抽调干部专职管理;设立18个乡镇级专班,分片包干、到户指导、定期巡查,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发展复合经营。针对黄连3—5年生的特性,进行“长、中、短”期配置,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种植养殖等复合经营模式,打造黄连生态健康旅游示范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示范区。三是加强科技支撑。县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等方式,促进黄连种植技术创新。四是开展智慧监测。通过遥感影像监测、无人机巡护等方式,搭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对黄连种植开展常态化动态监测,对不规范种植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


浙江省龙泉市打造“益林共富”多跨场景应用


龙泉市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县(市)之一,林地总面积占市域面积的84.4%,林农占全市总人口的67.5%。为有效破解林权不动产登记、两山转化、林业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龙泉以数字化落界为基础,建设运行“益林共富”多跨场景应用,在林区智慧管理、资源动态监测、绿水青山有机转化三方面持续探索,利用数字化走出一条“生态保护、林农致富”双赢新路。


一、开展数字化落界,明确权属化解纠纷


林地权属一直以“四至”文字模糊表述为依据,随着城市发展和时代变迁,长辈“看不到”自家的山、晚辈“找不着”自家的山。通过创新数字化技术,抢救性开展全市林地数字落界工作,建成了“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的林权数字化管理系统。全市完成199万亩林地的落界,实现了使用权权调成果矢量化,为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数字化落界精准度高,让当事人一目了然,有利于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山林纠纷,实现“定界没纠纷、签字即化解”。应用自上线以来,成功化解公益林矛盾纠纷600余起,山林纠纷从2019年的584件断崖式下降至2022年的2件,下降99.7%。


二、创新林权流转和产业发展线上服务,唤醒沉睡森林资源


基于数字化落界成果,开发运行“经营流转”子场景,搭建“线上发布+系统评估+供需互荐”的高效流转平台,助推林地经营权流转,已成功流转449起、4.1万亩,方便社会资本“上山入林”,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带动林农家门口就业,实现股份、租金、劳务等多途径增收。开发运行“产业链动”子场景,促成9家外地竹木电商企业回归龙泉,6家电商企业跻身竹木产品类目全国销售前十,以三产引二产促一产,带动竹木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有效释放本地毛竹需求1800多万株,交易额达2.3亿元,促进了林农增收。


三、推进数据整合集成,促进森林资源监测管理智能化


创新开发外业数据采集APP,适配移动终端,实现森林资源数据动态采集和实时上报,与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平台数据全时互通。贯通林木采伐、林地征占用、营造林、森林抚育、国土绿化等10个系统,归集70余项系统业务数据,实时掌握森林资源“此消彼长”的状况。开发“护林巡查”系统,创新配置“技术林长”,可视化监测护林员实时位置、巡护里程、巡察范围等内容,建立网格发现、及时呼叫、共同响应、协同处置、检查督促、结果反馈的工作闭环,全面畅通智慧林区“毛细血管”。


安徽省宁国市推动“小山变大山”改革


宁国市是安徽省重点山区县市,有林地面积295万亩,集体林面积289万亩,占比97.97%。分山到户后,“一山多户、一户多山”现象普遍,山场碎片化成为制约当地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宁国市开展了“小山变大山”改革,以村组为单位,在不改变集体林地承包权、林农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统一经营措施和流转标准,通过托管、转包、互换、租赁等形式,整合分散林地、山场,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一、规范稳妥推动林地整合


经过多年反复探索实践,明确了“五个坚持”整合原则:一是坚持承包权微调,经营权调整灵活多样。二是坚持调整前后产量基本一致。三是坚持统一经营模式,整组村民全面禁止使用除草剂。四是坚持每户大片山场不变,就近吸纳小片山场。五是坚持托管利益分成、货币化调节等,全组统一标准为前提。在流转形式方面,通过互换或转包形式,对于权属明确无争议的地块,可以办理林权证变更,让权属固化;对于成片和整组托管的,双方自愿确定时限(一般不低于8年);对于交互托管或小面积托管的,暂不改变林地经营承包关系,先维持现状,试行3年,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确定终止、延期或变更。推进“小山变大山”过程中,遵循自愿、公平、公正原则,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动群众,利用整合契机,有效解决了部分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了矛盾,促进了和谐稳定。


二、充分发挥林长职能


市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对于完成“小山变大山”的村组给予5万元奖补,并作为纳入山核桃现代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前置条件。市级总林长多次深入调研“小山变大山”工作,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乡镇林长切实履行组织发动和政策引导的职责,打通政策宣传组织发动“最后一公里”。村级林长和离任村干部等关键少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工作有效推进。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服务协同发力


对整组整合山场的村民组,选择适宜地块建设山核桃科技示范基地,系统开展林区道路、单轨运输等基础设施提升,实现山核桃全周期科学化管理。成立服务组织,抱团推进“林地托管经营+无人机飞防+林下套种”的立体化服务,促进山核桃产业整村协同发展。整合农业农村、水利、环保等部门项目资金,林区道路、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等林业项目,加大对农户帮扶力度,提高经营水平,打好山核桃产业振兴“组合拳”。


目前,全市已完成30个村民组山场第一轮整合,涉及林农889户,涉及山场总面积4万多亩。完成整合工作的村组林农,经营管理成本普遍下降10%—30%,每户平均山场数量下降超过5块,户均节约人工成本超过3000元,“小山变大山”初见成效。


广西国控林担公司开展林权收储担保服务


为破解林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打通林权抵押贷款“最后一公里”,2020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牵头,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投资入股,组建了广西国控林权收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国控林担公司”),开展以“林权尽职调查、林权评估以及兜底收储”为主要内容的林权收储担保服务,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林业的贷款投放规模,助推社会资本进山入林。


一、探索林权收储担保贷款合作模式


广西国控林担公司通过“融资担保公司担保+银行放款+国控林担兜底收储”“银行放款+国控林担兜底收储”等模式,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依托自身林业专业技术力量及收储实力,为金融机构提供贷前林权调查、评估和贷后发生不良时的兜底收储服务,打消金融机构对林权类资产不熟悉、后续林权处置难等顾虑,增强金融机构对林业贷款业务的信心。推出“桉树保”“杉树保”“油茶保”“桉树托管保”“桉树营林保”“活立木供应链金融”等6类产品,为金融机构和林业经营者提供林权收储担保服务,进一步盘活林业资源,释放林权融资功能。


二、创新抵押林权管理机制


在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收储担保业务时,广西国控林担公司与客户签订林地林木让与担保合同,并收取客户林权流转合同原件,防止抵押林权二次流转。广西国控林担公司主动到林业主管部门开展业务备案,当备案客户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证时,当地林业主管部门要查询拟采伐林木是否已解保,若林木仍处于抵押担保状态,则不予办理林木采伐证。通过管控林权流转和林木采伐两个关键环节,不仅对抵押林权进行有效管控,还可以破解林农因缺少林权不动产证无法进行抵押登记、难以直接融资的难题。


三、开展“林业金融+”服务


广西国控林担公司开展“林业金融+科技”“林业金融+桂惠贷”“林业金融+村集体经济”等服务。在科技营林方面,加大与林业服务龙头企业合作,推出“林农种植+龙头企业科学营林+国控林担融资”一站式服务,“桉树托管保”产品可将贷款年限延长至5—8年,覆盖桉树生长全周期,既确保贷款资金用于山林,又向林农提供营林指导和服务。目前,已服务林农160多人,服务林地面积3万多亩。在桂惠贷方面,通过与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开展合作,使林权抵押贷款收储担保业务可享受桂惠贷贴息政策,贷款利息可减少2%—3%,贷款综合费率由年化8%左右降低至年化5%左右,林业融资成本大幅降低。在村集体经济方面,加强与担保林权所在地村委合作,由村委提供客户推荐、保前权籍核实、保后林地巡检等服务,公司按照业务落地金额及巡检林地面积支付相应费用,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广西国控林担公司的林权收储担保业务已覆盖广西南宁、百色、来宾等9个市,截至2023年8月,共为24家林企(林农)提供林权抵押贷款收储担保服务,担保金额3256万元,担保面积26566.3亩,为广西林权抵押贷款扩面增量作出积极贡献。


四川省成都市打造“林业共营制2.0”


成都市为推动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推出了以“林地股份合作社+林业职业经理人+林业综合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林业共营制。2022年,成都市在总结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聚焦利益联结机制、职业经理人培育、产业发展形态、土地要素保障等难点问题,创新打造“集体经济组织+多元主体+职业经理人+综合服务”的“林业共营制2.0”版本,提高集体林经营综合效益,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共富。


一、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全过程,探索建立林地、荒山荒坡、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的预收储、预入股机制,为林地股份合作社及林业职业经理人提供林地资源整合、基础设施提升、劳动力协调和纠纷调解等服务。林地股份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优先满足当地群众就业,并根据年经营收入向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分红。季崧林地股份合作社与崇州市红旗村开展合作经营,提供林业就业岗位122个,村民“保底分配+二次分红”累计81万元,务工收入累计100余万元,户均累计增收17100元。金堂县龚家村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推进油橄榄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年产值近百万元,提供了近800个临时工就业岗位,推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8万元。


二、强化职业经理人培育


建立健全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完善“培用管”机制和政策扶持体系。2023年,举办职业经理人培训班2场、60余人次。崇州市探索出台林业职业经理人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建立林业职业经理人评价管理机构,认定初、中、高三级林业职业经理人108名,竞聘上岗82名,吸纳专业人才及团队参与林业经营,提高经营专业化水平。崇州市红旗村引入专业化运营团队,打造集特色药膳、森林木屋民宿、主题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园区。白头镇莲花村引入科技专家团队,开展樱桃、柑橘等新品种试验示范,成功孵化樱桃、黄桃等品种12个、近4000株,带动周边林农种植林果新品30余亩。


三、优化产业发展形态


推进林业产业建圈强链,制定现代林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聚焦木本油料、森林康养等优势主导产业,引导形成“一园一片”“一核多片”发展格局,建成国家级林业示范园区1个、省级现代林业园区4个。推进林业产业延链拓链,加快建设1275平方公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绿心”、1459平方公里大熊猫国家公园“绿肺”、1.69万公里天府绿道体系“绿脉”、135平方公里环城生态区“绿环”、33.8平方公里锦江公园“绿轴”,创新打造“公园+”“绿道+”“森林+”等多元场景,探索“康养+医疗”“康养+教育”“康养+文创”等复合发展机制。全市认定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0个,省级森(竹)林人家19个,市级森(竹)林人家121个。2022年,全市利用森林景观接待游客5694万人次,年产值49亿元,带动农民就业6.52万人。


四、强化土地要素保障


探索构建精准化林业用地政策,选取彭州市宝山村、邛崃市川西竹海、崇州市红旗村和大雨村等封闭开展林业生产经营服务设施用地供给政策试点,建立评估、规划、标准、流程、审批“五位一体”闭环制度,在封闭试点区域内规划使用林业移动设施用地20亩、林业生产经营服务设施用地7.94亩,两类用地已分别审批7.81亩、1.93亩。崇州市白头镇大雨村采用闲置林地预收储模式,整合190户、1056亩闲置林地资源进行统一经营,利用已获批2.47亩的点状林业移动设施用地,引进企业投资1300万元,建设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配套设施1500平方米。


贵州省黎平县探索油茶“村推户管”发展模式


近年来,黎平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针对种植用地受限、资金投入不足、单户效益不高等问题,创新推行油茶“村推户管”发展模式,以整村推进的方式,统一设计规划、统一申报项目、统一组织实施、统一产销对接,按照权属区划分户进行日常管理,有效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人力等要素,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312个行政村种植油茶,占行政村总数的94.2%,种植面积43.4万亩,2022年油茶综合产值达8亿元,受益农户5.4万户。


一、精准施策破解难题


一是破解用地难题。针对林地破碎分散的问题,充分盘活寨边、路边、田边、地边“四边”零星宜种土地资源,摸清全县符合发展油茶条件的闲散土地面积9.4万亩。林业部门优先办理更新造油茶林的采伐审批手续,形成了“户户无闲地、处处种油茶”的发展格局。二是破解资金难题。全面推行“一补一扶一贷”(种植奖补、加工扶持、油茶特惠贷)政策,整合涉农资金、协调金融部门,加强资金支持。2022年共投入7435万元支持发展油茶产业。三是破解管理难题。在油茶植后日常管理环节,采取分户管理,从“一人出力”到“家家出力”,降低经营风险。四是破解销售难题。构建“种植户+合作社+加工企业”“分种统销+集中加工”模式,搭建村企供销渠道,各村级合作社统一组织对外销售,根据产业规模与油茶加工企业签订茶籽供销合同,各加工企业有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各农户也避免了单家独户跑销路的问题。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构建“林长制+建设任务+农户”推进模式,形成县、乡、村三级林长负责制。实施“村推户管”过程中,县级林长负总责,督促指导乡镇、村按照时间节点推进;乡级林长负责指导村级林长谋划发展、申报项目,引导村级做好技术服务和产销对接;村级林长负责本村任务实施,协调解决村级合作社与农户种植、管理、产销对接等遇到的各类问题;农户提供土地,根据技术指导具体实施。构建技术服务体系,发挥村干部、专家队伍、致富能人等作用,组建服务团队,跟进技术指导。构建标准体系,对油茶基地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标准,建成百亩以上油茶良种种植示范基地130个。


三、延伸链条提质增效


推进油茶精深加工,2022年全县加工生产茶油2600吨,茶皂素、有机肥等副产品近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利用东西部协作等政策契机,构建省内、省外和线上、线下立体化供销渠道,建立与粤港澳市场的供销渠道,依托广东佛山市帮扶协作关系和销售市场,促进油茶产品销售。2022年,通过线上线下等渠道实现销售山茶油227.5吨、销售额达2830万元。开展“以茶兴旅、以旅带茶”,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油茶产业带,推出茶花观赏、采摘体验、茶油制作、茶地打卡等活动,把游客引入油茶基地、把产品带出山区,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推动野生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楚雄彝族自治州森林面积2648.56万亩,野生菌资源丰富,境内野生菌540余种,其中可食用、药用的达300多种,被誉为“世界野生菌王国”。楚雄州依托特色优势资源,推动野生菌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生产,加强政策支持和全产业链建设,促进“小菌子”逐步形成“大产业”,为林区林农叩开致富门。


一、创新经营模式


大力推广菌山承包、有序流转、规模经营,改变“野生无主、谁采谁有”的传统经营模式。在充分尊重林农意愿的前提下,鼓励依法流转林权,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入专业化的规模经营主体,建设野生菌基地,村集体所得的经济收入按人头或山林占比进行分红。南华、姚安、武定等县市将野生菌基地管护与开发推向市场,按照“公开标底、竞价承包、持证采集”方式,推广实施菌山承包经营面积550万亩、“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120万亩。建立健全“谁承包、谁投入、谁管理、谁受益”经营管理机制,落实“统一管理、有效保护、限额采集”要求,推行发放野生食用菌采集证制度,落实封山育林育菌村规民约,规范野生食用菌采摘和“包山养菌”模式。


二、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出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林下经济促进条例,是全国首部林下经济地方民族立法,为楚雄州野生菌产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出台楚雄州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封山育林育菌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实施松茸采集方法、牛肝菌采集方法等地方标准,成立工作专班,落实扶持野生菌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野生菌产业做大做优。与云南省农科院、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合作,探索野生菌保育促繁技术,强化产业科技支撑。推进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松茸、牛肝菌、鸡枞、松露、大红菌等8种野生食用菌保育基地。全州野生菌年产量近5万吨,产值超过65亿元。


三、延展产业链条


加大野生菌产品研发力度,生产鲜菌速冻类、干制类、泡酒类、油炸类等初级加工产品,开发野生菌酱、松茸酱、松露酱、菌汤包、松露含片等精深加工产品。“楚雄牛肝菌”和“南华松茸”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成野生菌加工产业园建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开通南华至昆明长水机场邮航直达专线,推进物流、电子商务等行业迅猛发展。连续举办20届“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带动餐饮、文化旅游等文旅康养项目实施,培育野生菌餐饮企业约3500多家。全州有一定规模的野生菌加工出口企业29家,其中8家被认定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楚雄州已成为云南省野生菌产业聚集区,全国野生菌生产、交易、加工、出口的主要基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探索林业增绿增收新模式


石嘴山市惠农区地处宁夏北端,林地面积4.63万亩,是老工业基地,生态基础薄弱,国土绿化欠账多。被自治区确定为山林权改革试点县区以来,惠农区聚焦林业增绿增收,探索形成“以林换能”“以林养林”“以林换碳”“以林融资”4种模式,推动国土绿化和“两山”转化,助推实现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


一、“以林换能”点绿成金


建立林票换能票、能票换钞票、钞票再到林票的“三票”联动机制。一是以确权为基础,对已造林、拟造林的企业进行初步核算、验收合格后颁发林票,完成权属无争议林地确权工作,实现“林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二是以定值为前提,以造林成本为主要依据,按照浅山区每亩7000元、山川过渡区每亩5800元、引黄灌溉区每亩3500元3个档次赋予林票价值。三是以核算为依据,根据造林成活率,每年变更或核减林票价值。四是以兑换为关键,持有林票的企业,依据林票价值按照浅山区1万亩、山川过渡区1.2万亩、引黄灌溉区2万亩阶梯式兑换能票。五是以使用为根本,能票所含一定的用能权,企业可用于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生产和技改、扩建及新建项目。六是以流转为保障,企业可对能票内所含用能权在辖区竞拍交易,实现用能指标市场化。目前,已通过“以林换能”引入社会资本4200万元用于造林护林。


二、“以林养林”守绿换金


秉持“三分种植、七分养护”的原则,推动林业生态建设由高数量增长向高质量提升转变。一是坚持绿化适宜提品质。在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中,重植更重养、重量更重质,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绿,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注重绿化品种多样化、本土化,做到树有高度、林有厚度、绿有密度。二是坚持守绿护绿增效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畜、林禽、林果等立体循环经济模式,缩短林业收益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发展林下经济1900亩,可实现年产值550万元,带动就业200余人。


三、“以林换碳”添绿增金


坚持双向发力,以能耗指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同时严控能耗总量和强度。一是正向引导增碳汇。根据宁夏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标准测定的碳汇量,出台市场交易管理办法,完善交易路径及交易操作管理流程,用市场化方式培育绿化主体、增加绿化投入、提高绿化效益,辖区企业主动建设“碳汇林”2000余亩,栽植各类苗木14.8万余株,节约造林资金2000余万元。二是反向加压降碳排。按照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的原则,推动企业向重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深刻转变,倒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转变生产方式、减少污染排放,引进低耗能、高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项目,淘汰落后产能。


四、“以林融资”借绿生金


发挥融资、循环两个作用,促进资源与资本的有效连接。一是以融资撬动投资。赋予林票质押功能,按照幼龄林、中熟林、成熟林的林票,确定相应的抵押率进行抵押贷款,与金融机构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建立“以林融资”新渠道,由国有企业出资5600万元撬动融资1.7亿元,用于贺兰山东麓惠农段生态修复及水资源调配,解决新建1.48万亩生态林及原有2.5万亩公共绿化用水。二是以循环衔接闭环。企业贷款建设新造林颁发林票后,可继续用于质押贷款再造新林,实现“资源变资金、资金再造林、新林转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