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我们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质量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为己任,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170万亩森林资源得到全面保护。截至2018年底,全局共完成公益林人工造林157.56万亩,飞播造林48.15万亩。封山育林147.3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3.66个百分点,大熊猫、羚牛、梅花鹿、黑熊、绿尾虹雉等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重现林区。”1月27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建林这样告诉记者。当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天保工程20周年纪念大会在兰州举行。大会总结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白龙江林区实施2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总结宝贵经验,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继续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推向纵深。
2018年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20周年,也是白龙江林区开发建设66周年。1998年9月16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率先在甘肃省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工作。2000年1月1日起正式结束了自1952年开发建设以来46年间以木材生产经营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成功转型到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主的新阶段。白龙江林区开发建设66年以来,广大林业干部职工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加快生态工程建设与保护,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双增长。
据悉,截至2018年底,森林碳汇增加728.46万吨,产生生态效益1149.12亿元,特别是会宁县、漳县和山丹县异地造林项目的实施,不仅扩大了工程区范围,积极稳妥地转岗安置了林区富余职工,也提高了社会影响力,为天保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通过实施天保工程,林区森林植被连年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逐步强化,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实现恢复性转变,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建成了冶力关、大峪、腊子口和沙滩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其中冶力关已经成为我省森林旅游王牌景区之一。以转产河西的农业开发为基础,大力培育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发展了祁连酒业,祁连品牌葡萄酒成功销往全国市场。林区种苗从小到大,天保工程期间扩建苗圃4100亩,存苗量达6亿株,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国有苗木培育基地,苗木除满足天保工程造林自用外,还销往西北各省区。
20年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始终不遗余力争取政策,保障改善民生,稳定职工队伍,确保天保工程建设和管理有序实施。目前,全局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参保率、缴费率均为100%,实现了全覆盖。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翻番。彻底解决了林区历史遗留的413名老工伤和154名工亡遗属的基本生活保障。在岗职工住房公积金从2014年1月起全部落实。通过争取公益性岗位、清理岗位、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措施,积极促进再就业。另外,通过在林区职工子女中招聘护林员、委托培训、择优录用复转军人、接收大中专学生等途径,一批有志青年走上了林业工作岗位,为林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年来,我们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质量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为己任,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170万亩森林资源得到全面保护。截至2018年底,全局共完成公益林人工造林157.56万亩,飞播造林48.15万亩。封山育林147.3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3.66个百分点,大熊猫、羚牛、梅花鹿、黑熊、绿尾虹雉等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重现林区。”1月27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建林这样告诉记者。当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天保工程20周年纪念大会在兰州举行。大会总结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白龙江林区实施2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总结宝贵经验,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继续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推向纵深。
2018年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20周年,也是白龙江林区开发建设66周年。1998年9月16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率先在甘肃省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工作。2000年1月1日起正式结束了自1952年开发建设以来46年间以木材生产经营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成功转型到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主的新阶段。白龙江林区开发建设66年以来,广大林业干部职工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加快生态工程建设与保护,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双增长。
截至2018年底,森林碳汇增加728.46万吨,产生生态效益1149.12亿元,特别是会宁县、漳县和山丹县异地造林项目的实施,不仅扩大了工程区范围,积极稳妥地转岗安置了林区富余职工,也提高了社会影响力,为天保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通过实施天保工程,林区森林植被连年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逐步强化,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实现恢复性转变,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建成了冶力关、大峪、腊子口和沙滩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其中冶力关已经成为我省森林旅游王牌景区之一。以转产河西的农业开发为基础,大力培育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发展了祁连酒业,祁连品牌葡萄酒成功销往全国市场。林区种苗从小到大,天保工程期间扩建苗圃4100亩,存苗量达6亿株,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国有苗木培育基地,苗木除满足天保工程造林自用外,还销往西北各省区。
20年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始终不遗余力争取政策,保障改善民生,稳定职工队伍,确保天保工程建设和管理有序实施。目前,全局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参保率、缴费率均为100%,实现了全覆盖。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翻番。彻底解决了林区历史遗留的413名老工伤和154名工亡遗属的基本生活保障。在岗职工住房公积金从2014年1月起全部落实。通过争取公益性岗位、清理岗位、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措施,积极促进再就业。另外,通过在林区职工子女中招聘护林员、委托培训、择优录用复转军人、接收大中专学生等途径,一批有志青年走上了林业工作岗位,为林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一步, 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将有条不紊推进规范化建设,持续提高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根据国有林场改革职能转变的要求,同步调整新组建的单位、部门的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责,加强工作衔接,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全面开展整章建制工作,尽快研究制定现行管理体制下运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规范、效率、责任相统的管理流程,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各级组织定必须严把上岗关,管理关、责任落实关、业务培训关和考核兑现关,确保工程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党委各常委、机关各部门和局属各单位负责同志共260余人参加了纪念大会。
2018年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20周年,也是白龙江林区开发建设66周年。1998年9月16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率先在甘肃省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工作。2000年1月1日起正式结束了自1952年开发建设以来46年间以木材生产经营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成功转型到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主的新阶段。白龙江林区开发建设66年以来,广大林业干部职工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加快生态工程建设与保护,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双增长。
据悉,截至2018年底,森林碳汇增加728.46万吨,产生生态效益1149.12亿元,特别是会宁县、漳县和山丹县异地造林项目的实施,不仅扩大了工程区范围,积极稳妥地转岗安置了林区富余职工,也提高了社会影响力,为天保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通过实施天保工程,林区森林植被连年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逐步强化,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实现恢复性转变,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建成了冶力关、大峪、腊子口和沙滩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其中冶力关已经成为我省森林旅游王牌景区之一。以转产河西的农业开发为基础,大力培育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发展了祁连酒业,祁连品牌葡萄酒成功销往全国市场。林区种苗从小到大,天保工程期间扩建苗圃4100亩,存苗量达6亿株,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国有苗木培育基地,苗木除满足天保工程造林自用外,还销往西北各省区。
20年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始终不遗余力争取政策,保障改善民生,稳定职工队伍,确保天保工程建设和管理有序实施。目前,全局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参保率、缴费率均为100%,实现了全覆盖。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翻番。彻底解决了林区历史遗留的413名老工伤和154名工亡遗属的基本生活保障。在岗职工住房公积金从2014年1月起全部落实。通过争取公益性岗位、清理岗位、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措施,积极促进再就业。另外,通过在林区职工子女中招聘护林员、委托培训、择优录用复转军人、接收大中专学生等途径,一批有志青年走上了林业工作岗位,为林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一步, 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将有条不紊推进规范化建设,持续提高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根据国有林场改革职能转变的要求,同步调整新组建的单位、部门的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责,加强工作衔接,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全面开展整章建制工作,尽快研究制定现行管理体制下运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规范、效率、责任相统的管理流程,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各级组织定必须严把上岗关,管理关、责任落实关、业务培训关和考核兑现关,确保工程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党委各常委、机关各部门和局属各单位负责同志共260余人参加了纪念大会。
2018年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20周年,也是白龙江林区开发建设66周年。1998年9月16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率先在甘肃省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工作。2000年1月1日起正式结束了自1952年开发建设以来46年间以木材生产经营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成功转型到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主的新阶段。白龙江林区开发建设66年以来,广大林业干部职工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加快生态工程建设与保护,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双增长。
据悉,截至2018年底,森林碳汇增加728.46万吨,产生生态效益1149.12亿元,特别是会宁县、漳县和山丹县异地造林项目的实施,不仅扩大了工程区范围,积极稳妥地转岗安置了林区富余职工,也提高了社会影响力,为天保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通过实施天保工程,林区森林植被连年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逐步强化,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实现恢复性转变,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建成了冶力关、大峪、腊子口和沙滩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其中冶力关已经成为我省森林旅游王牌景区之一。以转产河西的农业开发为基础,大力培育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发展了祁连酒业,祁连品牌葡萄酒成功销往全国市场。林区种苗从小到大,天保工程期间扩建苗圃4100亩,存苗量达6亿株,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国有苗木培育基地,苗木除满足天保工程造林自用外,还销往西北各省区。
20年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始终不遗余力争取政策,保障改善民生,稳定职工队伍,确保天保工程建设和管理有序实施。目前,全局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参保率、缴费率均为100%,实现了全覆盖。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翻番。彻底解决了林区历史遗留的413名老工伤和154名工亡遗属的基本生活保障。在岗职工住房公积金从2014年1月起全部落实。通过争取公益性岗位、清理岗位、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措施,积极促进再就业。另外,通过在林区职工子女中招聘护林员、委托培训、择优录用复转军人、接收大中专学生等途径,一批有志青年走上了林业工作岗位,为林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一步, 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将有条不紊推进规范化建设,持续提高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根据国有林场改革职能转变的要求,同步调整新组建的单位、部门的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责,加强工作衔接,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全面开展整章建制工作,尽快研究制定现行管理体制下运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规范、效率、责任相统的管理流程,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各级组织定必须严把上岗关,管理关、责任落实关、业务培训关和考核兑现关,确保工程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党委各常委、机关各部门和局属各单位负责同志共260余人参加了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