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干部好作风 增强群众获得感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09 浏览量:

作者:徐勤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基层干部身处联系服务群众第一线,作风好不好,群众最关注也最有发言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作风建设的关键,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努力培育让群众满意的好作风。

  让群众满意,就要始终保持一抓到底的决心和韧劲。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成效显著,但“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毕其功于一役。当前,基层作风建设领域还存在着精神状态不佳、担当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甚至有少数党员干部缺乏群众感情,漠视群众利益,造成党群干群矛盾。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我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干部的作风正,群众的心气才能顺。必须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坚持问题导向,从细处着手,向实处着力,一环紧扣一环,一锤接着一锤敲,不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积小胜为大胜,并密切关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新动向新表现,重点整治群众身边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

  让群众满意,就要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党群干群关系问题,反映在党员干部身上就是群众观念强不强,和群众的感情深不深,这是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和私心杂念的。基层干部就在群众身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就是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善于从群众角度换位思考,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凝聚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扑下身子深入群众,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相关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常态化开展结对帮扶和大走访活动,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要大力兴办民生实事,从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三个层次入手,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事情做起,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一件一件为民办实事工程干成干好,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获得感。

   让群众满意,就要以有效有力的监督管理正风肃纪。有效有力的监督管理是改进作风、提升效能的有力手段,群众也高度关注监督的力度大不大、执纪的尺度严不严,如果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人民群众就会不信任不满意。要突出重点抓监管,把监督检查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执行情况作为监督执纪的重点任务和经常性工作,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扭住不放、寸步不让,管出习惯、化风成俗,对于顶风违纪的也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一个严惩一个,形成治本功效和警示效应。要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多把评判权、监督权交给群众、交给企业、交给服务对象,广泛听取、了解、收集对于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让群众满意,就要坚决扛起抓班子带队伍的责任担当。当前,作风建设的思想基础还不够牢固,压力传导存在逐级递减问题,“水流不到头”的现象还依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把手要负总责,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扛起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自觉与习近平总书记抓作风建设的恒心韧劲对标看齐,既做到示范带动,始终保持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精气神,带头转作风,以上率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冲在作风建设、项目推进、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又做到强力推动,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敢抓敢管,亲力亲为,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不断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取信于民。(徐勤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