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港闸区:让基层党建既有温度又有色彩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23 浏览量: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基层实践】

  “很刺激、很真实。我看好这项与玛莎拉蒂赛车制造商合作的技术。”近日,由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水汇”党建联盟发起的“红领创客市集”走进南通理工学院,以实感模拟赛车、仿真模拟器动感平台为主的时尚炫酷“黑科技”,引来众多学子亲身体验。

  近年来,港闸区作为南通市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城市副中心,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同时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也取得新突破,打破条块、行业限制的商圈党建联盟便是其中之一。新时代,如何破解城市基层党建发展难题,港闸区在创新探索中前行。

 

  小院“声音”暖人心

  一方蓝印花桌布、带着点乡土气的茶碗、摇曳的蒲扇……来自爱国村的80岁老党员蒋继堂清晰地记得,“小院课堂”的第一节课,是在两年前的酷暑时节,“我把党旗从箱子里拿出来让邻居帮忙挂上堂间门头上,在大院里头,老党员们围一排开始回忆《我的入党故事》。”

  他没有想到,一个“小课堂”竟燃起理论传播的“熊熊之火”。在港闸经济开发区,这样的院落很快由1个扩展到18个,以课堂的形式,打造具有农家烟火味的理论传播阵地,深受老百姓欢迎。道德模范、百姓名嘴、专家学者都被“小院”吸引过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理论传达给普通百姓。

  一个跑运输的村民在村口搞违章建筑,村干部多次努力也做不通思想工作。“老蒋有办法,小院开党课时,就把他请到现场坐坐,和大家一起听听课,村民们也给他提提建议,做做工作。”蒋继堂的老伴儿介绍说,那个人看到村里党员都真诚坦率,关心他的生意和家庭,深受感动,主动拆掉了挡在村口的招牌。

  “很多棘手的问题,在拉闲话中就解决了!”爱国村党总支书记陈辉忍不住感叹,特别是一些理论宣讲,从高大上的声光电教室走进百姓家中,让每一位村民理解了党和国家的政策。目前,“小院课堂”已开展220多场宣讲活动,覆盖整个港闸区,受众2万多人。

 

  用“微孝”点燃微笑

  “不要劝了,我是不会搬走的!”家住通燧社区芦泾小区的秦老太,近来身体不如以前硬朗,儿子儿媳不放心老人独居,想接她去上海住,但老人执拗的声音让他们束手无策,“一开始我们很不理解,后来看到我妈一直捧着爸爸的照片抹眼泪,才知道她是真的舍不得离开这儿。”

  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通燧社区,因为地处偏僻,和许多伴有童年记忆的老小区一样,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少,高龄和空巢独居老人逐年增多。怎样解决这些老人的实际生活问题,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通燧社区基层党组织切合社区实际,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并建立独居老人、残疾老人等信息数据库,以尊老、爱老、孝老为宗旨打造出“微孝i家”特色服务阵地。

  修水龙头、换保险丝、通下水道、帮忙做家务,由辖区十几名党员带头组成的“微孝”志愿队伍,总是在居民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用真情和真心赢得居民爱戴。微孝课堂、微孝发屋、微孝镜头、微孝舞台等各项“微孝”项目有序开展,在过去一年,“微孝i家”在社区大党委的联合下,共开展活动100余次。老人们与志愿者之间,紧密得像一家人。“昨个儿还给我们举办了集体生日会哩!”秦老太乐呵呵地说道。

  如果说“微孝i家”是用“微孝”点燃了老人们的“微笑”,那么在港闸区,还有更多类似的温暖之举。如在物业与居民之间架起一座红色桥梁,问题化解率达97.9%的“红色物业”;积极探索医养结合之路,打通社区老人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的“长者驿家”;在轨交1号线设立工地警务室为外来务工施工人员提供帮助的“轨交融合党建带”;针对外来流动党员实施“磁铁工作法”……“脱离城市基层治理谈党建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只有直面问题,把老百姓当成家人一样,城市基层治理在党建引领下才好腾飞翅膀。”唐闸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胡永宁说。

 

  有“业”可守口袋鼓

  90后朱苏伟目前是南通长江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是很多人眼中小有成就的老板,同时也是“五水汇商圈”天安数码城最年轻的创业者。但在几个月前,因为经验不足,在产品定位上不准确,产品销路一直打不开,朱苏伟曾萌生关闭公司的想法。“是天安‘创客’党支部帮助公司起死回生。”朱苏伟感激地说,“连续好几天,我还没有上班,支部书记就已经在公司门口等着我,就是为了帮助我去解决公司遇到的困难。”

  港闸区成立天安“创客”党支部,是为了助推商圈发展,给有需求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就业指导、资金扶持等9大服务,为企业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除了为困难企业保驾护航,针对失业在家的个体户,港闸区的基层党组织也开动脑筋,为他们想对策、谋出路。

  马永芹是山东泰安人,一家人来南通打工10多年,租住越江新村也有好几年了。她说:“我以前在服装厂上班,生了二胎后,为了照顾孩子不得不辞了工作,富民合作社让我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这个让马永芹感激涕零的合作社,于2014年5月创办,成立的初衷就是能为空闲在家的居民提供用武之地,并免费提供培训。缝帽边、编织装饰绳、装配电器接插件,各类手工活儿应有尽有,没有硬性的工作时间,既可以不耽误照料家庭,又可以为家庭创收。在港闸区,这样的“富口袋”项目已涵盖各个街道,失业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

  从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到志愿服务“一枝一叶总关情”,再到支部“搭台”经济“唱戏”等,南通市港闸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既有温度又有色彩。“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谋划和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核心,我们要进一步提升组织力,不折不扣做到基层党建与时代脉搏同步。”港闸区委书记黄卫锋说。

  (本报记者 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