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生态建设局、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现将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切实做好近期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紧急通知》转发你们,请各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贯彻《通知》要求和李树铭局长在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认清当前森林防火工作严峻形势,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不断细化工作措施,特别要加强火源管控、宣传教育、隐患排查、预警监测、队伍建设、应急处置、扑救指挥等关键环节的措施手段和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做好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林区森林资源安全和社会稳定和谐。
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护林防火指挥部
2019年3月20日
在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李树铭
(2018年3月18日)
同志们:
刚才,海忠同志分别传达了李克强、韩正、王勇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及陆昊、建龙同志的具体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召开这次电视电话会议,就是要将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和部局领导有关要求及时传达到各级林业草原部门和基层单位,认真组织贯彻落实,切实做好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下面,受建龙局长委托,我就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加强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入2月份以来,我国云南、四川等地相继发生多起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特别是山西沁源“3.14”森林火灾造成六名扑火队员死亡,火因系村民在耕作时使用明火造成。这些火灾发生充分暴露出一些地区对森林草原防火重视不够、火源管理不严、隐患排查不深、防火责任不落实,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等突出问题,一些地区缺乏培训和演练,火灾扑救严重缺乏避险措施,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林草资源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给今年防火工作敲响了警钟。
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关键期,受气温大幅回升、有效降雨减少、大风天气增多的影响,春耕生产、造林整地、旅游踏青等活动相互交织,机构改革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森林草原防火形势极为严峻。
从客观方面看,去年入冬以来,东北、内蒙古林区遭遇了典型的暖冬天气。黑龙江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高2.4℃,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少61%,吉林省去年冬季降雪较常年减少48%,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位暖冬;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气温较上年同期偏高2.9~6.5℃,降雪量较上年偏少13.5~85.6%,创历年同期最少。内蒙古、黑龙江两地全部于3月1日提前进入了春季森林草原防火期,异常天气导致林区和草原积雪覆盖少,地表覆盖的可燃物干燥,风干物燥容易引发火灾。同时,林区全面停伐后,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森林植被长势旺盛,林内积累了大量枯枝落叶杂草,森林抚育堆积的剩余物短时间内无法降解和清理,大部分林区计划烧除没有进行,导致可燃物载量进一步增多,给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带来隐患。
从主观情况看,机构改革过程中,部分地方领导干部调整面比较大,有的地方对林草部门防火职责认识不清,导致机构建设不健全,存在上下组织体系不完整,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同时,改革后森林草原防火体制机制发生改变,各级森林草原防火机构、制度、机制等还在酝酿、协调、理顺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工作断档、衔接不力问题,不能真正发挥改革优势,形成合力。
今年是森林草原防火机构改革后工作运转的开局之年,能否开好头、起好步,为建国7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批示要求上来,深刻认识做好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充分发挥改革活力,从健全体制机制发力、从抓好关键问题入手,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将“不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作为全国林草战线的共同目标,严格落实行业管理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扎扎实实做好防火巡护、火源管理、设施建设、宣传教育、监督检查等工作。各国有林场林区、草原草场、森林公园及各类自然保护地要切实履行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划定责任区、确定责任人,配备防火设施设备,落实好各项防火措施,确保防火工作不出现大的问题。
二、主动作为,从严从细抓防范,减少人为火灾发生。
随着清明、“五一”等假日临近,森林草原火灾即将进入多发期和高发期。各级林业和草原部门要未雨绸缪,按照工作职责,切实抓好火灾防范,做到工作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一是狠抓火源管理。突出重点时段、关键部位和特殊人群,加大对高火险区及保护区、军事管理区、旅游风景区等敏感地区的火源管控力度,切实封住山、看住人、管住火,杜绝一切火灾隐患。要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对批准的生产性用火,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防范地集中进行,协调地方政府做好农业用火管理,防止私烧乱点现象发生。要严打违章用火。对在林区随意烧香烧纸、燃放鞭炮、野炊烧烤、吸烟玩火等用火行为,以及未经许可的生产用火,要立即制止并依法从重处罚。对今年发生的森林草原火灾案件要做一次全面清理,查清火因,惩处火犯,跟踪问责,总结教训。要加强巡护。充实巡护人员,划定重点巡护区域,明确重点巡护时段,在林区要道和出入口设站检查,对入山人员和车辆加强管理,确保火源不入林、火种不上山。
二是狠抓宣传教育。防火宣传要形成声势,要铺天盖地,加强时效性,深入人心,确保把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第一道工序做实。宣传广度要大,协调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扩大宣传范围、加大宣传频率,深入林区居民点、作业点,推进森林草原防火知识进课堂、进社区、进农户,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宣传形式要多样,组织开展宣传月、宣传周、警示日和文艺下乡等活动,采取设置固定宣传牌、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公益节目、编发防火短信等手段,积极营造浓厚的森林草原防火氛围。宣传内容要丰富,进一步加强火险形势、火灾危害的宣传报道,广泛普及法律法规、基本常识和避险知识,全面增强忧患意识和安全意识。宣传要注重实效,要深入林区居民点和风景区,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不留死角、消除盲区。既要宣传森林草原防火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又要公开曝光火灾案例和肇事人员的处理情况,教育广大群众遵章守法,科学用火。
三是狠抓督导检查。全国“两会”至今,国家林草局相继派出六个工作组分赴十几个省区进行了防火督查,总体情况良好,但也有部分地区对机构改革后林草部门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到位,工作要求不够高,部分地方防控责任落实不到位,防扑火专业力量建设还比较薄弱,管理不够规范,给当前防扑火工作带来一定安全隐患。下一步,各地要及时开展督导检查。各级林草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及时带领工作组,分片包干,深入一线检查中央领导批示贯彻落实情况、责任落实情况、野外火源管控措施及队伍建设、扑火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要及时开展隐患大排查活动,领导干部要深入重点火险区指导排查火灾隐患,善于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敢于和善于指导、督促这些地区拿出管用的措施进行整改。对存在的隐患和违法用火行为,坚持严格执法,防患于未然。要对可燃物载量高的地区,结合实际采取清林抚育、计划烧除、开设隔离带等方式,降低火灾隐患。这次会议后,国家林草局将继续派出工作组,对高火险省区进行明查暗访,必要时进行蹲点督导,坚决堵塞各地工作漏洞。对火灾频发、损失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单位,国家林草局将约谈警示。
四是狠抓预警监测。要继续落实预警响应机制,做到因险设防,因险而动。要与气象部门建立会商联动机制,随时掌握本地气候发展趋势和天气变化情况,定期预测火险等级,遇有高火险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特别是针对不同的火险等级,进一步细化、实化应对措施。发布红色、橙色预警信号后,有关人员要立即上岗到位,提前做好火灾防范和应急处置准备。要充分依托瞭望塔、地面巡护、视频监控等多种手段,对火情进行全天候监测。要加强护林员特别是生态护林员森林防火业务培训,切实发挥其森林防火前哨作用。
三、积极配合,科学处置,严防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按照森林草原防火机构改革总体精神,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落实火灾扑救责任,林草部门特别是林业所属地方专业扑火队也要积极配合做好火灾扑救工作。要特别重视初发火情处置,尽最大可能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一要加强队伍建设和训练。要本着“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国有林场林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要增加队伍数量。原则上每个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以及森林经营单位都要建设一只专业队伍,确保机构改革后队伍数量和质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加强队伍培训。对广大扑火队员、护林员进行扑火常识、紧急避险等人身安全防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扑火作战能力,严禁组织未经培训的人员直接扑火。要重视对扑火安全的教育,为防火扑火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教育训练场地、教材、师资物资和技术保障。要加强装备配备。要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强化扑火装备配置,及时补充损耗物资,确保准备充分、满足实战需要。
二要制定林草系统应急处置预案。对于林业和草原系统而言,无论是火灾的预防,还是配合火灾扑救工作,保护好生态和林草资源安全,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各级林业部门和基层单位要从预警响应、火情监测、火灾报告、队伍调动、扑火指挥等方面,根据改革情况,结合职责分工,制定本系统应急处置预案,把各项职责任务落实到到人。要加强预案演练。为了增强预案的操作性和针对性,要经常性的进行预案演练,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有了预案,一旦发生火灾,谁来报告,向谁报告,各方责任清晰,队伍、装备等情况清楚,就不会打乱仗。要强化预案衔接。应急管理部门的预案是总体预案,林草部门的预案必须要加强与总体预案衔接,提高森林草原火灾科学处置决策水平。要建立健全火灾的定期通报、重大事项会商、火灾应急处置和火案监督查处等制度,形成统一指挥、运转高效的防火指挥系统和工作机制。
三要强化扑火安全。“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是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的基本原则。没有安全保障,一切扑火救灾工作都无从谈起。山西沁源“3.14”森林火灾伤亡事故充分暴露出一些地方在火灾扑救工作中还存在着训练不系统、指挥不科学、处置没经验、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常识缺乏和应急避险不当等突出问题。各级林草部门要深刻汲取扑火人员伤亡事故的惨痛教训,强化扑火安全红线意识,把扑火安全放到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首要位置并贯穿始终,绝不能以任何借口忽视安全。要落实扑火安全规定。要完善扑火人员防护装备配备,提早制定紧急疏散、安全扑救等方案,细化、实化扑救森林火灾的具体应急措施,防止出现因火情不明、通信不畅、误闯火区、疏散不力、余火复燃、车辆故障、风向突变、倒木滚石、隔离带开设位置不当、休整地点选择不当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要开展扑火安全隐患排查。各地要以山西沁源“3.14”火灾伤亡事故为戒,立即组织开展扑火安全隐患排查活动,重点检查专业扑火队人员是否了解掌握安全常识、是否配齐了防护装备,车辆、机具装备和相关设施是否留有安全隐患等。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强化统一指挥。森林火灾发生后,林业和草原部门要在地方政府和前线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参与火灾处置,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开展扑救,真正做到组织严密、处置得当,防止扑火安全事故的发生。
当前,全国省级以下机构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各地各级林草部门要按照新形势下防火职能定位,抓紧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需求,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全力争取支持,切实加强防火机构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以便更好的履行林草部门防火工作职责。
同志们,森林草原是极其宝贵的战略性资源,做好防火工作事关生态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危和社会大局稳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火灾防控能力,全面打赢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灾重大风险隐患攻坚战。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