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防火发展与展望
一、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新世纪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紧迫而艰巨任务
(一)中国森林防火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全球普遍存在的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减少、物种消失、洪涝灾害等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问题无不与森林的锐减密切相关。地球森林资源锐减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过量采伐,另一方面是受各种灾害的危害,而在危害森林的诸多灾害中又以火灾最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约22万起,过火森林面积达640多万公顷,约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1.8‰。进入70年代,因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森林火灾次数和损失都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介绍,70年代以来,全球发生受害森林面积100万公顷以上的特大森林火灾数十起,烧毁森林达数千万公顷。1997年东南亚森林大火破坏了450万公顷的森林,其浓烟笼罩苏门答腊岛并殃及邻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使该地区7000万人遭受烟尘污染伤害,造成飞机失事、轮船停航。据专家测算,印尼森林大火释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可能超过西欧所有汽车和电站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和。我国也是森林火灾严重的国家,据统计,建国以来,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69.4万次,受害森林面积3864万公顷,烧死烧伤3.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亿元。对于1987年我国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这场大火燃烧了27个昼夜,过火面积133万公顷,烧毁的森林相当于整个海南省的森林面积,造成213人死亡、226人受伤,5.6万多灾民无家可归。1999年山西汾阳森林火灾一次烧死23人,惊动了党中央、国务院,牵动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由此可见,一旦发生森林大火,不仅无情毁灭森林中的各种生物,破坏陆地生态系统,而且其产生的巨大烟尘将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直接威胁人类生存条件。而且扑救森林火灾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扰乱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秩序,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在新世纪,随着经济、社会和气候条件的变化,今后的森林防火形势将更加严峻。
1、林内可燃物增多,发生森林大火的危险越来越高
绝大多数林区多年来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林内可燃物越积越多,虽然局部地区开展了一些计划烧除工作,但由于人力、财力不足和技术上的原因,对这些过量的可燃物一直没能有效清除。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生态工程全面启动,造林绿化步伐不断加快,仅退耕还林工程两年试点就完成退耕造林116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10万公顷,防沙治沙工程试点一年多完成造林53万公顷。森林面积特别是易着火的中幼林大幅度增加,森林防火任务更加繁重。加之近年来南方地区连续发生的低温冻害天气,大量草木冻死干枯,可燃物载量逐年增大,发生森林大火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一旦遇有高火险天气并起火,极易酿成大灾。
2、林区社情林情复杂,火源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增加,入山搞副业、旅游度假的人员增多,一些退耕还林的农民也滞留山上,这些入山人员活动分散,防火意识差,野外火源点多、面广,难于管理。随着各项改革制度的深入和打击毁林开荒力度的加大以及山林管护承包、林业政策调整使一些人的利益受到影响,林农矛盾相对激化,某些具有报复性质的人为纵火案件呈上升势头。有些地方,特别是在偏远山区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上坟烧纸、烧香、燃放鞭炮等屡禁不止,给森林防火带来巨大隐患。五是边境地区非法越境人员在林内弄火和外火烧入的危险性依然很大。
3、全球气候异常,发生森林火灾机率越来越高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日益频繁剧烈,干旱、高温、大风或极端低温冻害等异常天气明显增多,全球森林火灾频繁发生,
4、防扑火设施装备落后,缺乏控制特大森林火灾的手段
一些地方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装备陈旧老化,难以满足防扑火需要,尤其是缺乏有效控制、扑救森林大火的手段。航空护林水平低,航护飞机机型单一,机源不足,覆盖区域小。扑火机具不能及时补充,林区公路、桥梁及防火设施无力建设和维护,通讯、交通不畅,快速反应能力较差。随着林区改革的深入,林区企业普遍实行了承包、租赁经营,林区职工的身份发生了重大变化,林区大部分车辆承包或出售给了个人,给调配车辆和组织人员扑火带来了新的困难。
(二)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客观必然性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危害,是保护林业和生态建设成果的迫切需要,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人和自然和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
1、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先进生产力发展对林业的基本要求。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发生面广,对森林资源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它的发生与天体演变、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其危害、损失是可以控制和减少的。预防有力,扑救及时,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危害和损失。如果稍有不慎,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一场大火,滔滔林海,付之一炬;百年树木,毁于一旦,就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据有关资料,建国以来到1987年,全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15800多次,受害森林面积94.
2、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先进文化的重要选择
森林是人类最早的故乡,火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历史的记载和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天然的林火促进着森林的自然演替和能量平衡;人类对火的引发与应用,推动了食物革命和生产力飞跃发展。但是随着人口持续增长,人类活动区域不断扩大,人为用火大量增加,缺乏有效控制的火源引发了无数森林火灾,大量森林被烧毁,许多动物失去了栖息之地,生态系统逐步失去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受到严重冲击。进入新的世纪,人们更加崇尚自然,走进森林,回归大自然,参加生态旅游不仅是城里人的喜好,而且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向往的休闲度假方式。这些到森林中旅游度假的人员,成份复杂,活动分散,防火意识高低不一,野外用火将出现点多、面广的趋势,火源管理难度增大,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增高。要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先进文化,必须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3、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举措
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把他们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都希望在山青水秀、绿草成荫、景色宜人的优美环境下的生活和工作。另一方面,为了尽快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祖国秀美山川,使人们能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政策措施,夹墙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林业发展;国家林业局作出了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加速林业发展;广大林农群众为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积极投身入林业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林业的发展。可以设想,21世纪将是林业大发展的世纪,森林面积必将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增加,生态环境必将得到显著改善。在这种形势下,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不因森林火灾给生态环境建设造成负面影响,干扰各项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就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和物质利益的有效保护,就是从根本上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从林火发生的机理看,火源、可燃物和火环境为燃烧的三要素,缺一不可。1987年大兴安岭“5.6”大火、1997年印尼森林大火以及刚刚发生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堪培拉森林大火,都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据统计,世界上90%以上的火灾是由人为纵火和失火引发的,而我国人为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灾占98%以上,在2001年已查明火因的4165起火灾中,外火烧入、雷击火、自然火引起的只有56起,占1.3%,其余都为人为因素引起。其中因烧荒、烧炭、练山造林、烧牧场等生产性用火引起的森林火灾1525起,占36.6%;上坟烧纸、野外吸烟、小孩玩火和痴呆弄火、取暖做饭等非生产性用火引起2065起,占49.6%;故意纵火引起95起,占2.3%。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在森林边缘建立阻隔带,或将大面积集中连片森林的分隔成若干小区,一旦发生火情,可将火源阻隔在林缘之外,即使在林内着火,也可将山火有效控制在隔离带内,起到阻火、隔火和断火作用。拥有防火林带11万多公里,平均每公顷有林地密度高达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对木材及其他林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我国人均木材消耗量仅为
(一)生物防火林带的巨大效益逐步被全社会所认识
营造阔叶防火树种和经济果木林带,一方面可以改变单一林分为混交林,有利于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抑制森林病虫害、保持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在原来开设防火线的山脊上栽植防火林带,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森林面积,有效减少雨水对防火线的冲涮,对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有明显作用。一些地方在行政区域交界和山林权属界线处建造生物防火林带,使之成为防火屏障和清晰明确的权属界线,稳定了山林权属,减少了火灾和山林纠纷的发生,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同点烧防火线、开设生土带都是防止林火蔓延的主要措施,但与后者相比较,绿色防火具有许多优势。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每开设
(二)近年来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防火阻隔带工程建设的决定有力地推动了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
虽然在50年代,我国南方的一些国营林场就开始在防火线上和林场周界种植阔叶树防火林带,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受认识、技术、资金等多种因素制约,发展一直非常缓慢,到1994年底,全国共营造生物防火林带34余万公里,平均每公顷林地仅有生物防火林带
1、要在充分利用自然阻隔带和现有工程阻隔带的基础上,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有机结合,以集中连片的大林区、高火险区为重点,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大力推进防火阻隔网络体系建设,增强森林防火综合能力。
2、要坚持防火阻隔带工程建设与林业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北方林区以工程阻隔为主,南方林区以生物阻隔为主,自然阻隔、工程阻隔和生物阻隔合理优化配置。防火阻隔带设置原则上应与行政区域界线、山林权属界线相一致。
3、要将防火阻隔带工程建设纳入林业有关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尽快达到重点火险区每公顷林地有防火阻隔带15~
4、要加快防火阻隔带工程建设步伐,凡新造林地,必须按照造林技术规程标准配套建设防火阻隔带,做到防火阻隔带工程建设与造林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凡没有配置防火阻隔带或防火阻隔带不达标的各种林分,要结合抚育采伐,合理规划布局,在现有林分中改造补植或伐前预留防火阻隔带;对原来配置的生土阻隔带,有条件的应分期分批营造成生物防火林带。
5、要建立防火阻隔带工程建设审核审批制度,各种造林项目的设计方案及有关资料在报送林业主管部门的同时,必须报同级森林防火部门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未达到标准的,林业主管部门不得审批,不得下达投资。防火阻隔带工程建设需占用林地和改变林地用途的,应按《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涉及采伐林木的须依法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纳入采伐限额管理,商品材纳入木材生产计划,所需的采伐指标,要优先安排,重点保证。
6、要加大对防火阻隔带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育林基金、森林保护费等资金渠道中须列出一定比例用于防火阻隔带工程建设。对新建、改建防火林带和不合格林带进行补植补齐的,可从造林更新费、育林基金中列支;对与工程造林同步营造防火林带的,实行统一施工、管理、结算,摊入造林成本;对抚育间伐配置防火阻隔带,采取以林养带扶持办法,从间伐收益当中投资营造防火阻隔带;对在山脚田边营造的生物防火林带,要严格实行谁投资、谁开发、谁营造、谁受益和允许继承、转让等政策,鼓励采取投资入股、股份合作、个人承包、个体经营等多种形式进行,可适当给予苗木费补助。
7、要加强防火树种的选优、繁育以及防火树种优化配置和提高抗火性能的研究,大力推广生物防火林带营造适用技术;加强计划烧除技术、高效低毒除草剂的研究,降低防火阻隔带的开设成本,提高开设效率。
8、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程、规范、标准及管理办法,组织制定防火阻隔带工程建设检查验收标准和办法,建立起县自查、市复查、省抽查的检查验收监督机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凡与工程造林同步建设的防火阻隔带,由工程实施部门为主会同营造林和防火主管部门组织检查验收;对采取其他形式建设的防火阻隔带,由营造林和防火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
9、要切实加强防火阻隔带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把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造林绿化责任制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发展缓慢、达不到标准的地区,要进行通报批评;对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或弄虚作假的,要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的决定,把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实施绿色防火作为预防林火蔓延,减少森林火灾损失和危害,促进森林资源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采取一系列切实有力措施全面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使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由此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绿色防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生物防火林带由1998年的35.
(三)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为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新千年伊始,国家林业局党组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对我国林业生产力布局进行重大战略性调整,作出了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2001年经过系统整合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陆续启动,标志着我国林业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六大工程的实施,不仅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也为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发展空间大,前景广阔。按照规划,六大工程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在本世纪前十年,造林任务超过达7600万公顷。如果按每公顷有林地营造
2、投资力度大,资金有保障。根据规划,六大工程总投资将达几千亿元,仅2001年中央直接用于六大工程的资金达147.6亿元。生物防火林带工程是六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六大工程的重点投入,也将为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三、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政策措施
生物防火林带工程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长期受益的防火基础性设施,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形成网络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步伐。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生物防火林带特有的防火效能和多种效益,提高广大林区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对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使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为林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把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和森林防火发展规划,作为造林绿化责任制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发展缓慢、达不到标准的地区,应进行通报批评;对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或弄虚作假的,应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依靠科技,提高水平。一是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纳入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标准,促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加强防火树种的选优、繁育以及防火树种优化配置和提高抗火性能研究,大力推广生物防火林带营造适用技术。三是建立优良树种、优良品种的种源基地和苗木培育基地,为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培育优质种苗。
(四)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一是建立完整的林带管理制度,加强林带动态管理。二是建立检查验收管护制度,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建立奖惩制度,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五)完善政策,加快发展。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增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投入。二是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明确责、权、利关系,确保投资者权益。三是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实行更加优惠的税费政策。
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保护森林、发展林业、改善环境,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与我们每一个人密切相关,与我们的子孙后代密切相关,与人类的未来密切相关。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为了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让我们大力实施绿色防火战略,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危害,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共同为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为实现建设祖国秀美山川的战略目标,为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