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组织重实效
开拓创新惠民生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5-09-16 浏览量:

精心组织重实效  开拓创新惠民生

管理局公益性事业单位技工考核工作综述

        根据省人社厅《关于2015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考核有关问题的通知》(甘人社通〔2015〕68号)及省林业厅相关要求,我局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考培工作已基本结束,共有1570名符合条件技术工人(包括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及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的20名同志)参加了培训考核,其中造林绿化工1496名,汽车驾驶员74名。目前专业理论考试以及实际操作考核已全部完成,成绩已及时上报,省人社厅、省林业厅将依据考试考核成绩对合格人员名单进行审定。

        本次工考首次由我局全面负责相关考务工作,管理局工考领导小组精心部署,本着节俭便利、公平公正的原则,林区各级组织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考培场地少、考培经验缺等诸多困难,积极向省上有关部门衔接汇报,认真组织考试考核,坚持和完善各项考培制度,严密组织、严格程序、严肃纪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确保了工考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立机构  明确职责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工勤岗位等级考核工作,事关林区和谐稳定大局,事关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管理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主管部门、监察部门、各局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全局工考工作。省人社厅、林业厅在管理局专门设立了造林绿化工工考站,工考站根据方便管理和人员分布情况,在洮河、迭部、舟曲和白水江林业局分别设立了考区,四个考区均成立了相应机构和考培办公室。工考站结合林区实际制定了考培工作实施方案,各考区精心制定了考培工作实施细则,落实了培训、考试、考核场地,聘请了授课、监考教师,为参加培训人员每人购买了专业技术理论和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教材,同时加强了政策宣传、咨询、解释,使这一惠及民生的工作做到了认识到位、职责明确,措施到位、组织严密,责任到位、分级负责,落实到位、成效明显,做到了人员、场地、时间、经费、考务、责任“六落实”,为工考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严格程序  注重规范

        开展如此大规模的技工考试考核,在林区还是第一次,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的要求,管理局工考站及各考区严格按照《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试行办法》规定,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管理局工考领导小组结合林区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及时下发了《关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考核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工考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单位自6月份开始,对工勤岗位人员进行摸底统计,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了身份、工种、等级的认定审核,按期完成了报名、缴费等工作。管理局工考领导小组组长黄新对工考工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工作,经常过问落实情况,针对制卷、培训、考核、巡考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多次深入现场指导工作。省林业厅人事处、管理局监察处、劳社处3名主管处长组成工考督导组,自7月19日至30日对舟曲、迭部、洮河3个考区的工考工作进行了督导巡查,对考区存在的问题本着实事求是、规范有序的原则,积极衔接汇报,帮助考区进行整改,为工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夯实基础管理。基础管理是工考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前提,工考站及各考培点严格按照省上政策规定及相关程序,制定了《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技术工人培训工作守则》、《工人技术等级考核考场规则》、《监考人员守则》、《考生考试要求及纪律》等规章制度,使这项工作做到程序规范,有章可循。

        三是切实加强考务工作。专业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是工考工作的重中之重,考务工作决定着工考工作的成败。我局切实加强考务工作,认真组织考试考核,做到命题严谨科学,制卷安全保密,巡考规范有力,阅卷严格细致,登分准确无误,考核公平公正;管理局纪检监察部门始终全程参与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确保了工考工作客观公正、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工考站还开通2015年工考成绩查询和监督电话,为考培人员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切实维护了考培人员的切身利益。

开拓创新   确保实效

        本次考培工作,涉及人数多、考培任务重、持续时间长,管理局工考站及各局考培办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总结,确保工考工作全面圆满完成。

        一是积极衔接协调,争取政策扶持。通过多次衔接汇报,林区4个考区的报名、资格审查、培训及考试考核均按照市州级程序办理;针对各考区实际操作考核不均衡的情况,请求省上按考区分别确定合格人员比例,并根据林区老职工文化程度偏低的实际,在确定合格人员比例时给予他们政策倾斜;因汽车驾驶员在林区尚不具备考培条件,我们委托了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赴迭部考区进行专门考培;工考站除了负责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的工考工作,还首次承担了管直事业单位和厅直有关单位的工考任务,充分说明上级相关部门对林区工考工作的信任和支持。这些扶持政策不仅为林区工考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也最大限度节约了考培成本,减轻了考培人员经济负担。

        二是加强培训管理,合理安排人员。这次参与培训考核的人员主要分布在林区资源管护和公益林建设一线,在充分考虑岗位类别、等级比例以及培训期间各单位实际工作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全局根据参加培训的人数以及培训场地的实际,举办了每期5天共6期培训班, 1500多名同志均参加了培训。各考区分别制定了《造林绿化工参加培训考核人员安排表》,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值日和日常管理等制度,培训期间考培办每天进行抽查点名,不定期检查学习纪律、环境卫生以及人员到位情况。每期培训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有效保证了林区考核培训工作的有序推进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认真遴选教师,科学编制计划。为了保证职工考核培训的整体质量,使职工通过此次培训真正掌握本岗位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各考区认真遴选授课教师,抽调了精通业务、具有一定授课经验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干部担任教师。同时结合林区实际,科学设置授课内容,合理编制了授课计划。培训过程中,授课老师结合工作实际对有关专业基础知识进行了细致透彻、深入浅出的讲解,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践性,全面完成了各自的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是考务工作充分扎实,考试考核规范有序。为了确保考试、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各考区从考场设置、监考巡视、学员接送、治安维护以及后勤保障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各考区由局主管领导负责、统筹考点的整体工作,抽调具有一定监考经验的机关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担任主考,选派精干的工作人员担任监考,明确了主、监考人员工作职责;省林业厅、管理局监察处、劳社处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巡考组分赴4个考区进行督查巡考;考场按照高考考场的标准模式设置,配备了考点保安及医护人员,确保考场秩序和安全。全局专业理论知识考试两批共57个考场,无一起严重违纪行为,得到了省人社厅和林业厅的充分肯定。

        为使实际技能操作考核有序开展,各考区制定了《造林绿化工技术等级实际技能操作考核程序》。实际技能操作考核分为森林管护、林木种苗、造林、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四个考核区,制作了醒目的标牌,在考核区外设置了候考区。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到位,不论是专业技术知识还是实际技能操作考核,考场秩序井然、考核公开透明、结果达到预期。

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本次考培,林区工考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三多三少”。即培训人员多,培训场地少;培训内容多,授课教师少;管理工作多,培训经验少。一是培训人员多,培训场地少。1500多人参加考培,岗位等级涉及初、中、高、技师四个等级,如此大的规模在林区尚属首次,这对于考务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有些考区尚没有大型或集中的培训、考试场地,食宿条件也不够完善,只好租用地方学校的会议室、教室,既增大了培训成本,交通、食宿也极为不便。二是培训内容多,授课教师少。本次培训内容,涵盖了气象、土壤、林木培育、造林、资源管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职业道德等诸多范围,为确保培训效果,授课教师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实际操作进行了具体模拟指导,对职业道德考试的基本要求和答题技巧做了认真说明,但由于授课教师有限,每个考区仅有4名教师几乎连轴转,每天需讲授6个小时以上,工作十分辛苦但仍有部分内容无法顾及。三是管理工作多,培训经验少。由于是第一次全面负责工考工作,在上下衔接、教学安排、考务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工作量大,尽管制定了诸多管理制度和办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培训经验欠缺,全局考培工作仍然存在顾此失彼,忙于应付,工作衔接不到位的现象。全局考核培训和考场管理各项制度尚未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管理运作模式;实际技能操作考核内容不全面、实际操作不到位、分值设置不合理、各考区考核不均衡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有些考区考试考核往返路途较远,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有些考培人员因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尽管实际操作能力较强,但考核结果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较为普遍。

                                                                     (劳动和社会保障处  杨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