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简介
发布时间:2022-12-30       来源:办公室

甘肃省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原名为甘肃省洮河生态建设局,前身为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洮河林业局。1958年12月,根据甘肃省编制委员会[(58)编字第0195号]文件《甘肃省编制委员会同意洮河林区成立洮河林业局》,成立洮河林业局,局机关设在卓尼县柳林镇。洮河林业局是全国135个重点国有森工企业之一,木材生产时期,为国家建设提供木材262.34万立方米,实现利润8058.76万元,上交税金5264.2万元。1998年9月,洮河林业局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全省率先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全面实施天保工程,从木材生产转为营造林和生态保护建设。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加强719.3万亩天然林资源管护,累计完成人工造林63.7万亩、飞播造林20.04万亩、封山育林118.3万亩,森林抚育85.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26.21%上升到39.39%,增加了13.18个百分点。有林地面积增加87.13万亩,蓄积增加872.88万立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2019年3月,根据中共甘肃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 [甘编委复字(2018)5号] 文件《中共甘肃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所属单位机构编制调整的批复》,组建成立洮河生态建设局,为公益性事业单位。2021年4月,按照甘肃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甘编办复字〔2021〕18号)文件《中共甘肃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所属部分事业单位更名的批复》,更名为甘肃省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管护中心隶属甘肃省白龙江林业保护中心,管护中心机关内设13个科室;下设大峪、羊沙、冶力关3个林场;下设森林草原消防队、职工医院、机关事务站、干休所、种苗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共6个直属事业单位;下设临潭县森源林业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管护中心是我国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补给区和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重点天然林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所辖林区地跨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临潭、合作三县(市)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康乐县。地理座标为东经103°10′38.45″~103°50′20.28″,北纬34°22′3.29″~35°9′1.59″之间;东邻岷县,南接甘肃省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与合作市相连,北与和政、康乐相邻。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4.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584.1毫米,无霜期90至110天,

管护中心总经营面积273.45万亩,其中:林地面积236.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43.0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1.23%。林区有野生动物250余种,其中:哺乳兽类动物60余种,鱼类及两栖类30余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雪豹、梅花鹿、林麝、秃鹫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岩羊、狼、中华鬣羚、蓝马鸡、藏雪鸡等;有高等植物126科443属1301种,其中:种子植物96科399属1244种,蕨类7科14属17种,苔藓植物19科31属39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植物3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紫斑牡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0种,独叶草、红花绿绒蒿、羽叶点地梅、山莨菪、桃儿七、兰科植物25种。林区有丰富的景观资源和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生态绿岛和高寒地区的天然生物基因库。

管护中心现在职职工650人,离退休职工470人,在职职工中:大学66人,大专166人,中专(含中技)182人,高中及以下236人。管护中心党委设1个总支(下设2个支部),9个直属党支部,共13个党组织。共有党员268名,其中:在职党员217人,离退休党员51人。

新时代,新征程。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天然林修复、森林抚育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林木种苗、林下资源开发利用、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力度,迈向林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