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通讯员培训班的几点体会
发布时间:2014-09-15     分享到:

    7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白水江林业局党委宣传部举办的2014年度新闻报道通讯员培训班,虽然培训只有短暂的一天时间,但对于我这个新闻嗅觉较迟钝、写作水平欠佳的通讯员来说是打开了一扇门,点亮了一盏灯,可谓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培训会上,我认真聆听了每日甘肃网苗文丽、赵艳萍两位记者的精彩讲课,他们侃侃而谈,从精心拟题、提炼导语、消息与通讯的写法以及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和技巧等方面向我们做了详细清晰的讲解。他们以一个记者敏锐的洞察和观察力,把自己的写作经历和成功经验毫无保留的和盘托出更是让参加培训的我深受感动。在此浅谈几点个人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多读书,多钻研,拓宽知识面

    在宣传报道工作中,除了一些专业知识外,经常会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通讯员要了解新闻写作中所涉及的知识面,才可以顺利地完成稿件的撰写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多读书,多钻研,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这次培训,让我发现自己在学习和通讯工作中的一些缺陷,以后一定要加强学习,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二、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宣传报道要以事实和现实为基础,一要融进实际,要做到“求新、求真、求情、求活、求意”的五求。二要精心捕捉其中的特点,深进挖掘研究典型的细节;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但要真实,不要自己胡乱猜测或者增加联想。三要以创新的意识体现自己的思想和目的,引发和启动读者新的思考和探索。结合实际,像现场版是不需要加修饰,通讯员们对于现场的描写要深进现场、观察现场、还原现场。挖掘深层次的东西,以情动人,用真实的人和事引起别人的共鸣,感化心灵。

  三、要善于发掘,写出有阅读价值的东西。

    以前在林场从事宣传报道工作时,经常抱怨“没什么东西可写”,现在觉得这是想得不够多的原因。通讯员天天生活在基层,对四周的环境,接触的人,从事的工作都非常熟悉,这应该说是个上风,但这也往往造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题目。假如对什么事都习以为常,熟视无睹,那就很难捕捉新闻。记得一位作家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套用这句话,不是基层没有新闻,而是我们缺少发现。“处处留心皆新闻”。只要做有心人,就能从平常工作或者生活中发现新闻。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只有热爱,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一个人如若能把握运用娴熟写作技巧,枯燥的生活将日渐丰盈、多彩。

   短暂的培训固然结束了,我聆听了两位专业人士的经验之谈,让我受益颇丰,也更激发了自己对通讯报道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像我们这样朝气蓬勃的80后,更要用自己的青春激情去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作为一名通讯员所应有的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努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增砖添瓦。(白水江局  刘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