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关于白龙江林区中小学校舍安全进展落实情况的报告

 

省林业厅:

    根据甘林计函字[2009]175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进展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林区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条件

白龙江林区地处甘肃南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形沿岷山自西向东逐渐倾斜,高差悬殊,地形复杂。其迭山是林区最高的一支岷山余脉,高度为4920米,以迭山为界分洮河、白龙江两个水系,两侧地形、气候有明显差异。林区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教学基础薄弱、教育设施落后。

2、社会经济条件

白龙江林区于1952年开发建设,1966年成立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下属迭部、洮河、舟曲、白水江4个林业局、20个林场及河西综合开发局。在册职工10123 人 ,离退休职工 6633 人 ,林区职工家属近6 万多人。林区主要涉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陇南市,地跨迭部、舟曲、卓尼、临潭、文县、武都6县、区,共有人口20多万人。上述地区为西部边远贫困山区,多数为国家级贫困县,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农、林、牧交错,汉、藏、回等多民族聚居。

3、中小学基础设施现状

白龙江林区是一九六三年国务院以国字803号文批准全面开发的全国重点国有林区,一九六六年成立白龙江林业管理局,系林业部直属企业,一九六九年划归甘肃省管理,建局以来,为国家林业生态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林区大部分施业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带,地跨陕甘川三省九地、州(市)十八县境内,区内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社会经济条件差。开发建设之初,为了解决林区职工子女上学问题,从1968-1979年陆续在林区建立了管理局、林业局、林场三级中小学23所,幼儿园3,其中完全中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这些学校的建立,对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稳定职工队伍,顺利实施林区开发建设,支援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全林区各所学校共占地140亩,建成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等40308.3m2,拥有教职员工586人,在校学生5822人,基本形成林区基础和职业教育网络,成为林区基础教育的重要基地。

但是,因受生产时期“边生产,边建设,因陋就简”思想的影响,各级中小学校校舍的建设不但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建设标准和起点不高,功能不全,质量欠佳。经过几十年的使用,现在大部分已破烂不堪,成为危房,加上设备陈旧、落后,已无法保障林区中小学师生的生命安全,也很难为其创造一个宁静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更满足不了科教兴国和科技兴林对林区基础和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对林业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加强安全的必要性

白龙江林区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其生态地位极其重要,1998年白龙江林区在全省率先停止天然林采伐,全面转向天然林保护。木材禁伐后该区的资金来源基本上靠财政拨款,没有专项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上企业经济收入全部中断,无力对学校进行资金投入,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楼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雨浊蚀,屋脊墙体均出现了弯曲和裂缝现象,每逢雨天教学楼内连正常的教学工作都不能开展,屋顶漏雨、变形、破裂。原来的毛石基础由于常年受雨水侵蚀,多处塌陷,造成墙体多处裂缝,地面下陷,个别预制板断裂,木门窗、玻璃、照明线路、灯头、给排水管道等均已破损,已严重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其他的教学设施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教学条件极其艰苦,教学设备相当落后,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房屋及教学设施严重受损,教学工作难以开展。严重的影响着对后辈人才的培养,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林业职工安心管护这片绿色屏障的信心。

白龙江林区地处偏僻、边远、经济落后的国家级贫困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简陋,教育方法基本停留在“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时代,学校教育就比较落后,加之长期以来国家对企业办学校的投入几乎为零,一直按照“谁举办谁投资”的原则进行,而企业的投入主要用在了营造林生产、公益林建设等方面,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教育的投入很少。设备落后、资金短缺、教师也得不到及时的培训和提高,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于林区学校来讲,如天方夜谭……。林区教育和地方学校相比,差距已十分大,与内地学校更是不能相提并论。

由于受教育条件的制约,教学质量徘徊不前,广大职工对子女上学问题忧心重重,已严重影响到林区的稳定和发展,也严重阻碍着林区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三、校舍安全进展落实情况及实施方案

自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以来,管理局加强了重建领导小组的队伍力量,明确了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全局上下团结一心,主动出击,与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多方联系,尽力争取政策与资金。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中,现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学,白水江林业局子弟中学的校舍改造与重建工作已正式启动,迭部、洮河、舟曲各局已完成校舍危房鉴定工作。我局将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把质量安全关,严格工程进度关,严厉资金流向关,将林区中小学建设成为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为了此项工作能更好更快更科学地进行,重建领导小组经过认真讨论,精密计划,拟定了现阶段校舍安全工作的实施办法。

1、指导思想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调整优化林业投资结构,加大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力度,本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标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守纪律的林区职工子弟,全面提高林区职工的综合素质,建设良好的林区生活环境。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整合林区教育资源,在管理局局址及各林业局局址建成有一定规模的全日制寄宿学校,从根本上解决林区职工及周围群众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2、基本原则

(1)坚持立足实际、解决困难的原则:

(2)坚持合理利用资金的原则:

(3)坚持节俭、实效的原则。

3、项目建设地点

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中学、附属小学;白水江林业局职工子弟学校、附属小学;迭部林业局职工子弟学校、附属小学;洮河林业局职工子弟学校、附属小学。

4、实施年限:3年。

5、建设内容:危房改造37468.6 m2,新建教学办公、生活辅助用房13763.4m2,新建运动场36000 m2,围墙11500m,采暖系统4套,购置各类教学设备、实验仪器2550套。

6、概算依据

参照有关标准,房屋面积8/人,教职工按学生的10%计。教学及办公用房新建1500/m2,危房改造800/m2;生活及辅助用房新建1200/m2,危房改造800/m2;运动场50/ m2,围墙200/m,采暖120.0万元/套,教学设备参考市场均价。

7、投资概算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7745.9万元。其中:危房重建与改造4238.3万元,新建教学办公及生活辅助用房1858万元,校区设施890万元,教学设备759.6万元。

8、资金筹措

国家投资6196.7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配套1149.2万元,占总投资的20%

9、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1)资金保障措施:在资金使用时,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实行项目建设资金专户管理,保证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挤占、挪用、截留建设资金,采取先施工、后验收、再划拨的办法,各项收支都要有严格的明细帐目。健全外部财务监督和内部财务约束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把各项财务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

(2)组织保障措施:工程建设必须把好设计、施工、验收这几个重要的环节,工程验收贯穿每一项施工的始终,验收工作在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分期验收,严格按设计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建立起设计一施工一验收一建档为主要内容的工程管理体系。材料购置注重实用,节约经费,反对浪费。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