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心医院发展历程
时光飞逝,日月轮回。伴随着白龙江林区开发建设60周年的快捷脚步,沐浴着新时代发展的强劲东风,管理局中心医院迎来了建院46周年!曲折46年,坎坷创业史,他们风雨同舟;艰难46年,漫漫发展路,他们日夜兼程。
回顾历史,那一个个闪亮的关键词,凝聚了中心医院全体医护工作者的多少心血:省卫生厅“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舟曲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陇南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直报医院”;武都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直报医院”。
回顾历史,那一串串耀眼的数字,饱含着中心医院一代又一代创业者多少艰辛:医院规模从小到大,翻了2倍;病床由无到有,增加了2倍;医疗设备由差到好,总价值从1998年的100多万元增加到1500多万元;固定资产从2006年的359万元增加到5000多万元;业务收入从1998年的15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552万元……
近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以“强化管理,完善功能,狠抓质量,提高效益”的办院宗旨,坚持走医疗、预防、教学、保健、康复和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协调发展之路,创建了一批特色专科和重点学科,建设了一支具有创业精神和精湛医技的专业队伍。通过不断开展新项目和新技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通过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
40多年来的不懈追求,他们终于有了丰硕的收获: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陇南市“价格诚信先进单位”、“医疗机构规范药房”,管理局“先进基层党组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这一项项荣誉,真实地记录着中心医院前进道路上的一串串脚步,真切的见证着他们执着追求的轨迹和梦想。
创业篇
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心医院的前身叫“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职工医院”,筹建于1966年,为县级建制,原址设在文县碧口镇。当初筹建时,仅有几间土木房和一台匈牙利550毫安X光机。1971年由文县碧口镇迁至武都县两水镇,与两水林业局职工医院合并,正式组建更名为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心医院,为科级建制。1978年重新恢复县级建制至今。1984年修建了一幢建筑面积为7500平方米的“工”字形住院部大楼。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是中心医院发展史上最辉煌鼎盛的时期。当时,管理局对中心医院的经费实行全额拨款,医院资金充足,此外,上级组织每年还要拨付大量资金购置医疗设备。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都是从60年代成长起来的,在那个火热的年代里,一批批从全国各地的医学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们,怀揣着希望和梦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白龙江林区,志愿加入到建设大西北、开发白龙江林区的洪流中。他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大力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白龙江林区开发建设者们防病治病。他们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优质的服务,在为林区职工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还吸引了陇南各地的广大患者前来就医。中心医院也因此在整个陇南地区享有盛誉,成为陇南境内医疗行业的“领头羊”和“排头兵”,在中心医院的发展史上书写了最光辉灿烂的一页。也是全院职工最为骄傲和自豪的年代。
时光似流水,转眼间到了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保工程,白龙江林区实行停伐,经济陷入“两危”困境。给中心医院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冲击,也给全院职工带来了“阵痛”。从这一年开始,管理局对中心医院的经费,首次进行大幅度削减,由原来年度拨款100%,陡然减少到70%,当年减少拨款42万元。但就在这种突然而致的“打击”中,院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院职工,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想方设法制定措施,不等不靠,不急不躁,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全年创收156万元,实现利润75.6万元,度过了艰难转折的一大关口。1999年,随着林区经济再度紧缩,经费拨款比1998年再减少5%,全年净减拨款50万元。这对中心医院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而这一年,经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全年创收155万元,不但弥补了上级少拨的经费,同时职工工资福利比上一年还略有增长。2000年,总收入达161万元,创造了自停伐以来总收入的最高水平。在“十五”时期,全院每年经济效益均稳定增长,五年共创收838万元,实现利润471.6万元,自负担职工工资达到301.6万元。
尽管几年来经过全院职工的努力拼搏,年均收入保持稳定。但由于职工工资逐年增长,医院经费支出逐年增加,入不敷出显现且加重。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至2008年这10年间,中心医院滑入低谷期,逐渐失去了林区中心医院的“中心”地位。由于受林区经济危困局面、医院地理位置、各林业局医药费制度改革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加之硬件建设投入和正常经费严重不足,病员减少,经济效益连年亏损,职工工资难以足额发放,导致医疗专业技术骨干大量外流,职工队伍新老交替出现断层。此外,医院的大部分医疗设备均为六、七十年代购置,有的陈旧老化,有的已超期“服役”,但还仍在使用当中。陈旧落后的医疗设备很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要,医院缺乏整体竞争能力。随着周边几家大医院,如陇南市人民医院、武都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宕昌县人民医院的迅速崛起,也给中心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困境。当时,各林业局职工在中心医院看病就医的人数很少。据不完全统计,林区停伐前,医院每日住院人数都在70—80人左右,停伐后,平均每日住院人数大幅下降,仅有10—20人,医院不得不从原设151张病床缩减到100张,但实际投入使用的病床还不足50张。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10年间从医院退休和调出的医疗技术骨干多达50多人,而新分配来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仅有8人。人才匮乏、设备落后、经费不足,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由于病员减少,富余人员增加,这给中心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浮于事的状况,减轻压力,摆脱困境,使中心医院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院领导班子果断决策,大胆探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及时进行转产转移,对富余人员实施分流。在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充分考察和论证,于2003年申请筹资兴办了转产开发项目——兰州市安宁区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项目从筹建到投入正常运营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职工入股投资近60万元。从边筹建边起步经营,2004年创收达到48万元,2005年创收52万元。近几年来,每年创收都在70—80万元,取得了良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功转移分流30多人。2005年兰州安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兰州市评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8年,对中心医院和全院职工来说,是一个机遇转折期。“5.12”大地震,使中心医院原住院部大楼、门诊楼、制剂综合楼、8号职工住宅楼等房屋遭到严重损毁,需全部拆除原址重建。地震虽然使中心医院遭到重创,但在管理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新一届领导班子积极主动、抢抓机遇,多次向陇南市委、市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灾情,争取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政策和资金,经过艰苦不懈努力,陇南市政府将中心医院灾后重建工程列入陇南市卫生系统第一批灾后重建项目。在重建阶段,全院上下精诚团结、通力配合,克服困难,以干克难,经过4年多的日夜奋战和顽强拼搏,一幢高达11层、且功能完善、设施齐全、设备精良、技术先进、环境优雅的现代化门诊综合大楼拔地而起,已成为两水地区的代表性建筑。该门诊综合大楼已于今年6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心医院在发展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步入了一个新的起点和历史转折点。
服务篇
中心医院是一所隶属于管理局下属的国营非盈利性医疗机构,承担着全林区职工、家属和周边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疾病预防、诊疗及康复任务。不管是在林区开发建设年代,也不论是在辉煌时期和艰苦岁月里,全院职工牢记使命,扎根林区,服务林区,全心全意为林区职工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
在六、七十年代,白龙江林区正处在开发建设的高潮中,林区职工在采伐和生产过程中,随时都会发生身体受伤或伤亡的现象。那时医院虽然医疗条件简陋,缺乏检查设备,更没有手术室,但中心医院老一辈医务工作者们,凭着精湛的技术和对林区职工无私的关爱,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每当遇到职工受伤骨折需要手术时,他们就在简易帐篷里为伤员实施包扎缝合,有时就地用树皮或木片为骨折病人进行固定,确保了受伤职工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挽救了许许多多职工的生命,为保障林区开发建设和职工的生命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每当国家遇到重大传染病流行,或在突发灾害面前,作为医务工作者,都会义无反顾的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提起发生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人们至今仍会心有余悸,在那场防治“非典”的战役中,全国有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因救治感染患者,不幸倒在了防治“非典”第一线。中心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为了林区职工的安危,也同样冲在了防治“非典”的最前沿,他们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挨家挨户开展调查,在两水地区进行大规模灭菌消毒,并对可疑“发热患者”实施门诊医学观察,出色完成了“非典”防治任务。
“5.12”地震发生后,全院医护人员首先把病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他们不顾余震的危险,紧急疏散转移病人,竭尽全力救治患者,在第一时间将56名住院病人转移到了医院大门口平台处、篮球场等安全地带。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他们冒着高温酷暑,日夜坚守,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在简易帐篷病房里为患者进行治疗,确保每一名病人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他们在摇摇欲坠的危楼中,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认真履行职责,恪守职业道德,全力救治病人,在危楼手术室里为患者实施紧急手术。抗震救灾期间,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全院共接诊震伤患者886人(次)。涌现出了像妇产科主任朱明艳、外科主任尚银生、B超室主任脱秀琴、党委办公室主任陈银等一大批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救死扶伤的天职,充分展现了新一代林区医务工作者的风采和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难怪住在防震棚里的病人们都说:“你们真的是一群最可爱的天使,是我们生命最忠实的守护神!”
成就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医疗行业之间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新一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体制改革活院、农合医保稳院、改变作风兴院、诚信医德建院、党建工作促院”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大胆实践,使医院逐步走上了适合自身实际的改革发展之路,各项工作取得了喜人的局面。
内部改革稳步推进。为全面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院领导班子成员在深入科室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制订并出台了《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暂行办法》、《内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暂行办法》、《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和经济责任追究暂行办法》、《院科两级目标管理责任书》、《医疗质量考核暂行办法》等12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在全院各科室、各部门彻底打破了“铁饭碗”,消除了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有效激发了内部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医疗设备显著改善。自2008年以来,医院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购置了进口螺旋CT机、德国西门子电子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DR)、彩色超声诊断仪、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全自动血球计数分析仪、C型臂X光机、电子胃镜、脑电地形图分析仪、耳鼻喉综合检查台、眼科裂隙灯图像系统、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红外线乳腺检查仪、心肺监护仪、美国Aespire型麻醉机、颈颅多普勒(TCD)、尿沉渣分析仪、心电监护仪、病理切片机及图文成像系统、脉动真空灭菌系统及中央供氧系统等各种先进大中型医疗设备100余台(套)。通过不断引进和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使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灾后重建全面完成。医院灾后重建门诊综合大楼工程项目设计主体结构为全框架11层,总建筑面积12792.4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门诊、住院、医技、急诊、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及院内生活用房等7部分,概算总投资3913万元。项目工程于2008年12月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2009年11月正式动工修建,2010年7月门诊综合大楼主体工程封顶,2012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医院住院部清洁、整齐、美观,设施配套齐全,病房卫生间、洗漱间、饮水机、中心吸痰、中央供氧、传呼对讲、物品柜、电梯、24小时监控系统、医院管理系统电脑办公软件等设施一应俱全,全院的医疗服务和职工的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两个”效益快速增长。医院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真心诚意为林区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每年组织医疗服务队进乡村、下林场、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免费义诊活动。2011年,组织实施了对林区女职工和周边乡镇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普查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700余份,开展妇科检查526人(次),B超检查500多人(次),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226人(次),经过认真严格筛查,发现宫颈癌早期病变3例。两次深入到舟曲林业局茶岗林场和铁坝林场,开展“送医下林场巡回医疗服务”活动。共免费检查186人(次),测量血压123人(次),B超检查96人(次),免费发放价值约1500余元的常用药品。兰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开办了多起“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普及防病治病知识,深受社区居民好评。通过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社会声誉逐步扩大,收治病人逐年增加,助推经济效益快速增长。2008年全院经营收入276万元,2009年427.6万元,2010年434.4万元,2011年552万元,今年前半年经营收入278.5万元(不含社卫中心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42万元。
党建工作成绩斐然。近年来,中心医院党委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医疗服务中心任务,通过“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重大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全面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快速发展。同时,把人才工作作为医院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稳定和使用好现有人才,逐年不断引进人员。自2008年以来,引进大专以上医疗专业技术人员10名,招聘年轻护理人员31名,有效缓解了医务人员紧张状况,解决了护理队伍老龄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向外采取轮训的方式,每年定期从全院各科室选派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内外“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向内经常组织开展学术讲座、疑难病历讨论、“岗位练兵”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全院各级工会组织发挥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等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职工群众真切感受到工会组织就是自己的“家”。院工会各项工作走在了前列,多次受到上级组织的表彰奖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回顾中心医院的发展历程,对全院职工来说,他们享受过辉煌带来的荣耀,饱尝过失落带来的痛苦,也更加深刻认识到“落后必将挨打”的道理。不管是荣耀,还是痛苦,在时代的变迁中已经成为历史。中心医院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请相信,在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新一届领导班子将会更加紧密团结带领全院党员干部和职工,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勇气,大力发扬老一辈林区人“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加快医院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上,不断锐意进取,不懈发奋图强,必将会创造出新业绩,做出新贡献,为早日实现中心医院“第二次辉煌”而努力奋斗。中心医院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灿烂。(中心医院 陈银)
医院总机:0939-8619619(号码查询)
急救中心:0939-8256120(不提供患者咨询)
患者咨询:0939-8619619(工作日)
投诉电话:0939-8619619(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