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讨
发布时间:2015-04-09     分享到:

白水江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郭 明 星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理论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追求,已经成为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重要要求,也成为林业行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规划,正式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就甘肃白龙江林区来说,地处黄河、长江两大河流源头地区,承担着国家生态屏障建设的历史重任,如何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林业建设的全过程,凝聚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思想智慧和理念共识,促进天保工程实施,推动林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以为,结合甘肃白龙江林区实际,主要应坚持以下四个基本路径。

    一、理论灌输,凝聚共识

    理论指导实践,意识决定行动。核心价值观就是核心竞争力,是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需要人来建设、凝练和培育。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转型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作为林业行业在社会大环境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相应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甚至存在着偏离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倾向。林业行业要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生态文明建设重任,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纳入林业行业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规划,贯穿于党建工作,融入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纪律建设、生活作风建设,落实到林业建设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努力培养理想信念正确、价值取向向上的社会主义林业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开展灌输宣传和舆论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林业行业一般地处交通偏远地区,点多、线长、面广,信息落后。要让全体林业工作者特别是在地处偏远地区的林业干部职工中全面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就必须重视信息化宣传平台建设,开拓宣传阵地。在此基础上,制作图文并茂、寓教于乐、醒目明了、便于记忆的专题宣传广告和宣传资料,并充分利用内部信息简报、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宣传橱窗、手机信息、LED电子屏及微信、微博、微影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多视角、多层次,在林区办公场所、生活区域、道路两旁、护林站点等职工群众活动范围广泛宣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让全体林业职工人人知晓,熟记于心,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奠定认知基础。 

    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林业系统各个组织相互协调、广泛配合、共同参与。要充分发挥党委、工会、团委、妇联等组织机构宣传教育、服务联系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教育纳入各自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把学习实践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常抓不懈。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专题研讨、内涵宣读、专家授课、座谈交流、巡回宣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方式方法,在林业行业全面掀起深入学习实践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在全体林业干部职工中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社会基本的价值导向,其核心内容与林业行业广泛开展的党建工作、文明创建、文化建设等工作方向一致、目标统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有借助林业单位现有的强大工作网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潜无声地融入其中,才能够起到全方位渗透、全方位践行的积极作用,收到快速见效、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知行合一,实践养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与林业实际工作相结合,并体现于林业建设的具体工作之中。

    一是把培育核心价值观理念与林业建设工作相结合。理想信念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在具体行动中。邓小平同志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而林业事业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远事业,必须付出不懈的艰苦奋斗才能有所收获,林业工作者必须要有坚定的敬业精神,只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整个行业的普遍价值准则,成为林业职工的价值实践,才能树立广大林业工作者自觉履行职责和爱岗敬业意识,推动林业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切实树立“敬业”意识,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科学制定林业发展规划,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注重解决林业建设中存在各种困难和问题,以对国家、对社会、对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投身林业事业建设。要传承和发扬林业职工“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甘于清贫、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广泛开展“岗位能手”、“提合理化建议”等岗位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林业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引导职工岗位成才、技术创新、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让职工从身边工作中深刻领悟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

    二是把培育核心价值观与林业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林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由来已久,成效明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观实践相整合,借助精神文明建设平台,开展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要坚持从林业干部职工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上要求,从工作礼仪、言行举止、待人接物、遵纪守法等日常细节行为的养成抓起,引导广大林业职工知荣辱、讲文明,懂礼仪、讲秩序,倡导诚信、友善,推动和谐林区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同时,要进一步推进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班组、文明个人和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创建活动,在创建中引导人们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要充分发挥单位阅览室、图书室功能,倡导林业职工开展读书活动,不断提升职工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素质。在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日开展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培养爱国情怀,使文明创建成为培育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三是把培育核心价值观与林业行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林业行业加强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确保林业行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单位文化建设具有相通之处,他们都以培育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提高单位知名度、文明度、美誉度,增强单位凝聚力、竞争力、生产力为共同目的。都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把培养人的集体意识,规范人的行为准则,提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在提炼和培育单位文化的过程中,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职工体育比赛、职工文艺汇演和职工书画、摄影、健身等爱好兴趣等各种文化创建活动,进一步陶冶和培育职工思想情操,增强职工的价值认同、职业认同和践行能力,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发广大林业职工为实现林业生态建设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四是把培育核心价值观与帮扶济困相结合。林业行业相对其他行业而言,社会覆盖面广,从业人员多,总体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国有森工企业,由于历史原因,职工生活普遍困难,文化程度偏低,各种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工队伍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林区的过程中,林业行业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林业单位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组织的职能作用,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大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及扶贫济困活动,对孤寡老人、重大疾病患者、困难职工、未就业人员等需要求助人员及家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理念,把关心、关爱活动做到基层、做进家庭、做向困难群体,使践行核心价值观成为自觉行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模范带头,先锋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挖掘和塑造身边的先进典型,深度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内涵和意义,持续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实践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表率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达到上行下效的强大示范效应。

    一是在林业系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大力弘扬“明礼、尚德、仁爱、孝悌、和谐”等优秀传统文化,每年组织一次评选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善良仁爱、助人为乐、尊老爱糼等先进人物,宣扬先进事迹。开展以“讲诚信、尚友善、知感恩”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对违反公序良俗,败坏社会道德风尚的人和事进行批评暴光,惩恶扬善。在林业行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职工道德素质,构建道德高地。同时,要把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与培育廉洁价值理念相结合,营造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良好风尚。

    二是继续深化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林业系统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建立相应奖励制度,开展各类先进表彰会、先进典型座谈交流会、先进事迹报告会,建立荣誉室、历史展览室。形成全行业“学、比、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让先进事迹鼓舞人、感召人,用先进榜样的力量唱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

    三是发扬优良传统,继承优良作风。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儒家、道家、法家思想源远流长,“仁、义、礼、智、信”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在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积淀深厚,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宝贵文化资源,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传承好民族先进文化,积极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利用“五四”、“七一”、 “九三”、“九三〇”、“十一”等政治性节日和“三八”、“五一”等国际性节日和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纪念日等,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利用林区及周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势利导地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使核心价值观处处得到体现。如:甘肃林区的腊子口、哈达铺等革命纪念地的优势资源,在重要节日开展红色教育,缅怀革命先烈,洗涤思想灵魂,传播正能量。

    四、立足全局,顶层设计

    加强顶层设计,是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条件。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的精神追求。对林业行业来讲,践行核心价值要同我们正在进行的林业生态建设相结合,同我们需要解决的具体实际问题相结合,同每位林业工作者的愿景相结合。

    作为林业行业工作重点是结合林业行业实际情况,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内容,即“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容,紧密结合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广大林业工作者的思想道德观念实际,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科学制定《林业行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评估体系指标》,确定林业行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制定内容具体、层次清晰、措施有力、责任落实、步骤明确的培育践行体系。再以践行核心价值观体系目标为遵循,通过宣传教育、理论灌输、实际培养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逐步建立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林业职工思想道德体系与社会评价体系,为全社会整体核心价值观建立建功立业。

    具体来讲,在社会层面就是要按照“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精神,在顶层设计上让每位林业工作者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自由的生活方式、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合理的收入分配及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尚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实现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每位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每位林业工作者能够在法制框架内平等、自由地工作和生活。

    在个人层面就是要按照“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要求,在顶层设计上加强相应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把教育引导与具体工作生活实践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树立广大干部职工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善互爱的激励机制,实现社会和谐,促进林业发展。

    在顶层设计上要坚持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实现制度补充更新及时、机制完善跟进及时。要建立责任机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建立必要的督查机制,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实行综合评价考核,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职工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探索基本规律,改进方式方法;建立奖惩机制,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批评和惩戒,不断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关心和帮助,给予物质上的激励和生活上的关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深入人心,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